近年来,打着“无中生有”、“分享经济”等幌子的非法金融活动时有发生。很多人在不懂投资的情况下被不法分子利用,问平台合法不合法,一心只想赚钱,最后落入非法集资和传销的陷阱。
受骗者贪图利益。
通过调查,警方发现投资者的心态具有普遍性。他们有的对投资项目一无所知,有的被高额利润诱惑失去理智,有的只是因为身边所有人都参与其中而盲目跟风,但也有人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骗局。
还抱着“赚了就出来”的侥幸心理,想从火中取栗。
。。人民。。大学教授李玫瑾:
很多人学历也很高,平时也很理性,但总觉得我会咬一口就走。其实等他进去真正钓到的时候,会发现好容易,于是我又钓了一次,就像进了赌场一样,但是最后本金没了。
警方揭秘“六大骗术”
为了更好地让公众识别骗局,。。。。用经典案例揭秘了“六大骗术”。
1.编造虚假项目
据。。。。统计,大多数非法集资者都是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以签订合同、投资理财、投资入股等名义,将人骗入泥潭。
2.关于创业创新的谎言
近年来,许多非法集资犯罪案件都是打着响应国家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扶贫互助,或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吸引投资者的政策幌子被破获的,让人防不胜防。
3.承诺高回报
暴利的诱惑是所有非法集资者欺骗大众的唯一途径。非法集资者为了吸引公众,往往在集资初期就“按时”足额支付承诺的本息,有的收益率甚至高达几十倍、上百倍。
4、虚假宣传。
利用网站、博客、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和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聘请明星代言或制造伪名人效应传播虚假信息,也是混淆视听的常用手段。
5.隐藏在虚拟空间中
借助虚拟网络,将“去中心化”、“开源代码”等时髦概念作为投资的“噱头”,通过编造故事、设计模式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
6.利用感情的诱惑
在实际案例中,非法集资的投资者大多是在亲友的劝说下参与的,尤其是中老年投资者。非法集资者一般通过收取保证金、约定到期返还保证金、在养老基地提供免费服务或给予养老补贴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关注非法集资的“十大骗局”。
此外,。。。。还梳理了近年来查处的多起案件,总结出非法集资的“十大骗局”:
1.以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集资;
2.以发行或者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3、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
4、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5、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联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6、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
7、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8、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
9、以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0、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警方:要“四看、三思、等一夜”
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返利是套路。设局人正是抓住了人们的“防备心”不足却“爱财心”严重的心理,才会屡屡得手。如何保护好钱袋子,。。帮忙支妙招
“四看”:
1、看融资合法性。合法的融资,如发行股票、担保公司、开展P2P业务、小额贷款等都应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可到监管部门网站查询或电话咨询。
2、看宣传方式。看是不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方式获取的集资信息,或是以各种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吸收资金的信息。
3、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为什么不向银行贷款?集资款用在实体经营项目还是投向不明?获取利润的途径是什么?
4、看参与集资的主体,是不是谁都可以参与。
“三思”:
一思是否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
二思投资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等一夜”:
投资回报率高于5%的,避免头脑发热,一定先问问家人和朋友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
转自:央视新闻
来源: 石家庄普法
标题:揭秘非法集资“十大类型骗局”!这些“坑”千万别跳!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63183.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