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外出,我们每次都要购买大量的食物,所以如何科学的储存这些食物是很有技巧的。今天,我就来告诉你储存家庭食物最靠谱的技巧!
首先,安全储存保质期为365天至730天的食品。
(1)谷物
谷物干制品(挂面、龙须面、米粉、粉条):这些食物能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另外,花生、大豆、绿豆等豆干可以在家里发芽做成豆芽,也可以经常吃各种新鲜的。
发芽富含多种维生素的蔬菜!
(2)食用油和调味料
一般食用油的保质期为24个月,亚麻籽油和紫苏油的保质期更短,为18个月。盐、糖、胡椒等调味品。只要不受潮,可以保存一两年。
真菌性食物
干香菇食品保质期标注为24个月,常见的有干木耳、干银耳、干榛蘑、干香菇、干杏鲍菇、干猴头菇等。真菌能提供丰富的多糖和真菌类固醇,特别适合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
乳制品(奶粉)
奶粉和羊奶粉:作为食物储备,这些乳制品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必须考虑,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和孕妇的人。
芝麻酱、核桃粉、小麦胚芽、杏仁粉。
除了提供更多的能量,这些食物还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
肉罐头、鱼罐头、水果罐头。
鱼肉罐头也是特殊时期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果长期存放可以考虑。
二、常温下可保存90天至180天的常备食品。
畜禽肉蛋产品
其实这种食物不容易保鲜。能长期保存的有风干牛肉、腊肉、鸡肉、盐水鸭、香肠、咸鸭蛋、皮蛋。每天少吃腌制食品,不作为第一批健康食品储备。
水产品
冷冻水产品需要小包装快速冷冻并密封,食用时需要彻底加热。不建议生吃生鱼片,以免诺如病毒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豆制品(干)
只要腐竹、油皮、百叶结不受潮,常温下可以保存半年左右。这些食物是优质蛋白质、钙、镁、钾、磷、B族维生素和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来源,特殊时期可以备货!
奶酪和超高温灭菌牛奶。
牛奶自然是高钙食物的日常必需品。一般情况下,冷冻奶酪和常温超高温灭菌液态奶可以保存半年以上,有的甚至可以保存12个月。
大白菜、南瓜、萝卜、土豆、葱、姜、蒜、红薯、苹果、猕猴桃。
这些食物不能放在阳光下,需要防寒防冻。比如冰箱冰柜,冬季走廊,地下室。萝卜需要用保鲜膜封紧,否则就是“糠瓤”
速冻饺子、汤圆馄饨、速冻包子
速冻食品保质期大都在180天以上,只要家里的冰箱足够大,这些营养相对均衡的食物可以在首批储备的食物名单里。
三、可以储存3-7天的食物
超市购买的馒头、鲜制面条
新鲜的馒头比面包更好储存,不算冷冻的话,馒头放在冷藏室一周还是可以的,前提是远离生肉、生鸡蛋等食物,吃的时候也必须彻底加热,以避免细菌污染。
谷类食物冷藏最大的缺憾是容易淀粉老化,吃着不香了,但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俄式面包(大列巴)、。。烤馕
俄式面包比美式或法式的面包更好储存,大列巴放在露天阳台半个月都没问题。
咱们。。的烤馕比大列巴更生猛,只要不受潮怎么放都行!这些食物都是碳水化合物的不错来源。盒豆腐、盒装真空鸡鸭血、禽蛋类食物
豆腐和鸭血以及禽蛋类食物都是优质蛋白和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只要包装没破损,存放一周的时间都没问
一般蔬菜
防疫重点时期的家庭储备食物中,比较鲜嫩的绿叶菜、西红柿、黄瓜等食物最不好保存,也不建议长期保存,一般冷藏柜存放3天比较适宜。
四、这些食物存放时间超过1000天!
压缩干粮、午餐肉罐头
保质期3~4年,每百克压缩干粮的热量441kcal,相当于米饭的4倍!罐头食品只要包装不破损,储存多年也是没有问题的。
藻类食物
盐干的海带、紫菜、裙带菜。只要这些干制的藻类不受潮,放三四年一点问题都没有。藻类食物中富含钙、钾、镁、碘、硒以及藻类多糖,尤其适合三高和肥胖人群。
海带等藻类可以弥补浅色蔬菜中缺乏的镁,适当替代绿叶菜是可以的,但不宜过多密集食用,尤其是甲亢患者,避免碘摄入过多。
干海参
干海参和海米、干贝、鱿鱼干还不一样,只要不受潮的话,干海参纸袋子里面放3年都可以。
提醒还宅在家的您多学学烹饪,比如怎么把米面杂粮、杂豆、肉类做出营养更加均衡合理的食物,怎么做馒头、做米饭、在阳台上种蒜苗、姜芽、种洋葱、发豆芽,这样就可以节省冰箱等宝贵的储存空间,
还可以多补充珍贵的维生素。
在食品之外,有特殊需求的人可以备一些维生素B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鱼油、等营养补充剂
老人则需要常备全营养型肠内营养制剂、乳清蛋白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合剂,以备不时之需。至于囤积饮用水,我们现在防疫阶段没有水电供应的问题,所以不作考虑了。除非实在担忧,也可以在家养一缸鱼,
突发的极限情况下,养鱼的水过滤一下也能解燃眉之急。
最后,由衷感谢那些为了大家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至今还生死置之度外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其他默默无闻奉献的人,他们是时代楷模、是国民英雄!
作者:于仁文
来源:。。好营养
标题:居家观察如何买菜(居家储备物品指南)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63233.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