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任天堂 Switch 游戏排名 TOP 40
本内容来自@什么值得买一个APP,观点仅。。作者本人|作者:窃窃私语的W大叔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目中Switch游戏的前40排名,希望能给正在找游戏的朋友一些参考。但是这个游戏,
尤其是一些冷门游戏,各花各眼,最好先看个。。加深了解再入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任天堂的第一方游戏确实很强,但一些移植的独立游戏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不要忽视。
以下Switch游戏推荐,不分一、二、三方,独占、移植,排名从低到高:
第四十名:伙伴任务秘搜队我对这类剧情类游戏一直都不是很感兴趣,主要是觉得有时间为什么不直接看动画。直到我看到《搭档任务 秘密搜查组》的宣传画面,这种丰富多彩的以动漫为主的游戏表达方式,让我觉得很新奇。
这个作品制作非常精良,各种竖画极其丰富,很多还是太动态了。再加上豪华的声优阵容和外接硬件上的高清震动,整体给人一种看增强版。。的感觉。结合精彩而有逻辑的故事(这是重点,也是游戏的精髓),
明亮细腻,有血有肉的人物刻画,还有游戏级的解谜等。都叠加在一起创造了这个精彩的游戏。
第39名:雪地奔驰机械大概是男人的浪漫,汽车就是这类东西的。。。现实生活中是体会不到开重型车辆的快感的。《雪地奔驰》可以弥补这个遗憾。与前代相比,这部作品在画面上有所进步。
至少手持模式下的帧数稳定了不少。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糊状,但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个系列的主要乐趣就是在风景优美但道路泥泞的各个领域运送物资。选择自己喜欢的车,在黎明和黄昏之间骑行,看日出日落。
通过joy-con感受发动机的轰鸣声,这种乐趣只有男人才能体会。
第38名:狙击精英4Switch上的廉价游戏。。(相对),优化很消极,大场景下点对点分辨率稳定30帧,质感不退化。其实我在玩《合金装备》系列的时候,
我很喜欢狙击战。另外我也喜欢《兵临城下》之类的狙击电影,所以对这个系列有好感。我喜欢躲得远远的,趁敌人不注意时冷枪的感觉。游戏分为十个章节,完全不同的地图,
地形复杂立体,有点像《黑暗之魂》的迷你版。加上射击支持体感操作,尤其是用了Switch pro之后,屏住呼吸瞄准再按ZR的快感才是这个游戏的意义所在。
第37期:小噩梦2虽然基础模式只有720P,但是《小小梦魇 2》依然是我最喜欢的作品。游戏关卡设计精致,难度不是特别高。以后可以用脑子过,有成就感。情节很简单,
但是很有深度,很有思想。如果不了解,可以在网上找分析。整体阴森的画面氛围和出色的音乐配合让我周末开夜车,推荐给喜欢这类跑酷益智游戏的朋友。
第36名:姚希手工世界儿童趣味作品,不仅好玩,而且好看,适合小朋友。游戏画面精致,手工折纸世界的画风真的很吸引我。总想下去看看游戏过程中新的关卡是什么样子的。游戏音乐也遵循一系列习惯风格。
悠扬轻快,BGM的身心一听就放松了一半。在这种氛围下,解开游戏中的谜题,或者找出哪里藏着金币,或者观看敌方角色的搞笑表演,都是人们喜欢这部作品的理由。
第35名:俄罗斯方块99从小学开始,我好像就没停止过玩《俄罗斯方块》。虽然平台不同,但是乐趣和学生时代一模一样。在开关上,
任天堂异想天开地把这个系列做成吃鸡的形式,游戏过程中的新鲜感和紧张感都不是单机能比的。《俄罗斯方块 99》是一部简单有趣的你不想拿起的作品,而且一旦拿起就像着了魔一样不想放下。
官方不时的换肤也让游戏在感官上保持新鲜感。
第34名:大金刚热带寒流。不要被画风所迷惑。《大金刚》系列在2D横版游戏的硬核程度方面排名前十。这个游戏的乐趣,当然是挑战各种不同风格的制作团队设计的关卡。
花样繁多的过关方式,各类制作组奇思妙想的陷阱,上天入水风格迥异素质极高的关卡,以及让人抓狂的全搜集。这些配合上游戏出色的操作手感,节奏感十足的音乐,共同造就了《大金刚 热带寒流》 的经典地位。
本作面对手残玩家,新加入了Funky Kong 这一官方金手指角色,确实打不过可以考虑用它。
第33 名:皮克敏3 《皮克敏 3》 的流程游戏不是特别长,只打主线的话大概10 小时,如果觉得主线那十来小时不过瘾,还可以刷支线及任务关。游戏实在是太有趣了,里面所有角色,
包括敌方怪物都很萌,我儿子们很喜欢。难度比较适中,属于不用看攻略稍微动一下脑筋也能过的那种。关卡设计方面也很优秀,结合丰富的技能点,玩家能愉快享受即时战略资源、时间分配带来的紧张感。
通关后让人回味无穷,希望4 代快点到来。
第32 名:龙之信条很容易被Switch 玩家忽视的作品,也难怪,因为游戏确实有欠打磨的地方。但不可否认游戏的画面在Switch 上算是比较出色的。超强的打击感,
也让《怪物猎人》 粉丝的我,把本作当成是RPG 版多职业的《怪猎》 在玩。特别是物品合成、装备升级这些多少有点《怪猎》 的影子。
巨大的BOSS 点也让。。呼过瘾,有时候仿佛像是在战大型古龙种。主线任务总体感觉平平,并且跑图非常烦人,可以刷刷刷的黑咒岛才是这部作品精华所在。
第31 名:异界锁链《异界锁链》 吸引我的地方很多:白金工作室、桂正和、新形态ACT 等等。游戏虽然是个ACT,但不知道为什么加入了一些探案、送快递等无关环节,好在女主身材不错,
看着没那么烦人。除去这些,游戏在动作部分还是比较让人满意,招工丰富,手感出色。雷基恩一块配合的战斗也是本作亮点之一,不同的雷基恩有不同技能,玩家可以根据战况召唤合适的来进行攻击或者防御。
不过战斗多半是在迷宫中进行,场景非常单调无聊,这点让我很不爽。
第30 名:FAST RMX(极速赛车)这款游戏只有下载版,它可以看成是Switch 上画面最好的赛车游戏,全程稳定60 帖运行。游戏架空未来世界的设定让我觉得挺新鲜,所以这里的车都是磁悬浮的。
跑起来速度感比传统赛车游戏要加很多,配合上各类光影特效及HD 震动,游戏的时候让人心跳加速,可以作为消遣小游戏偶尔让刺激一下精神不好的自己。另外游戏小归小,但各大场景做得一点不含糊,
从空间站到未来都市,从大沙漠到恒附近,这些场景在强烈的图形技术表现下让人沉浸其中。边比赛边听着音乐享受科幻美景,不失为一种乐趣。
第29 名:纸片马里奥:折纸王国《纸片马里奥》 本质上是一款箱庭解谜游戏,跟《路易鬼屋冒险》 很接近,只是画风不太一样。战斗模式上来讲, 《纸片马里奥》 也是指令式,
并且战斗的时候还要动一翻脑筋,我对这点极为不满。不过,解谜部分实在太有趣了,有趣到我可以无视战斗部分的缺点。在纸片组成的场景进而冒险,本身从画风上就很新鲜,加上任天堂的美工们把场景做得非常细致,
玩腻了真实系大作的人或许都想童话世界里放松一下。除去各类脑洞超大的解谜,翻隐藏金币也是我一大爱好(这个爱好从《最终幻想3》 的走墙,到《月下夜想曲》 的砸墙,
似乎一直伴随我整个游戏生涯)
第28 名:勇者斗恶龙11 SJRPG 到了今天,已经没有几个IP 能看了, 《勇者斗恶龙》 无疑是最稳定的一个。王道的故事,经典但略有一些小创新与时俱进的系统,更加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系列一贯的交响乐,鸟山名的人设等等这些,似乎这么多年就没怎么变过。但我又总能一口气把这种传统得令人发指的游戏顺利打通,说不上多惊艳,但就是意料之中的舒服。或许,并不是游戏有多好玩。
而是当年那个用FC 连着黑白电视,跟小伙伴啃着日文,照着攻略把游戏打通的那个少年,想通过新作穿越到当年,重温一下那份喜悦与感动。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们总希望自己喜欢的游戏出续作的原因。
第27 名:银河战士:生存恐惧我非常喜欢银河恶魔城类游戏,从《月下夜想曲》 开始,直到最近的《空洞骑士》 ,我都会玩得津津有味。
但“银河城”的鼻祖《银河战士》 系列正统作品,我却是第一次得以体验。 《银河战士:生存恐惧》 的出现,给我们展现了此类游戏天花版级别的地图设计,各大地图错综复杂但又因为能力的获得,
显得井然有序。虽然十几小时的通关时间不算太长,但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让人感觉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星际冒险,被主人公视角完全代入。挑战隐藏谜题,
全道具搜集等也让游戏通过后仍然具备消遣价值(全搜集预计需要30 小时,甚至更多)。同类游戏里面出类拔萃的画面,以及优秀的动作游戏手感,也让玩家在跑图过程中非常舒心。如果你是此类游戏的粉丝,
那这部作品很可能是你近几年能玩到的最好的银河城游戏。
第26 名:异度神剑终级版我对1 代的喜爱是超过2 代的,我喜欢完整的大地图,没那么低龄的人设。 《异度神剑 终级版》 用宏大的故事以及游戏场景,
为我们展现了一场让人通关后仍然觉得意犹未尽的冒险之旅。游戏当中,我经常被Monolith Soft 的大场景地图设计能力折服,立体而广阔的世界,为玩家提供了一个景色各异的冒险舞台。
气势磅礴的瀑布、晚上巨神肩膀上方的浩瀚星空、或者站在巨神失落的手臂上方俯瞰,在这些震撼人心的场景中冒险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要知道这可是2010 年的游戏。所有JRPG 爱好者都不能错过的作品,
希望Monolith Soft 能抽空把3 代尽快做出来。
第25 名:新超级马里奥兄弟U Deluxe这大概是官方这几年来最后一部正统2D 马里奥作品,我们可以认为这个系列的2D 遇到了瓶颈。相信开发组能用的点子都用上了,但受限于游戏模式,
确实无法再进行什么颠覆性的改革,于是我们看到了《马里奥制造》 这样的作品。游戏整体难度还是比较高,虽然有偷天兔这样的角色可选,但玩家并不会轻松多少。多样的角色也带来了动作及操作上的不同变化,
通关后换一个玩又是一个半新的游戏。任天堂游戏必定会出场的隐藏物品,也是玩家刷刷刷的动力之一。比较讲技巧的要数大金币的获得,有些需要组合式极限操作才能拿到,非常考验操作水平,相信这点是为高阶玩家准备的。
跟其他《马里奥》 作品一样,本作也非常适合跟家里小朋友同乐,一些简单的关卡及小游戏其实都挺能让人开心的。
第24 名:塞尔达传说织梦岛完全重置一款89 年的作品,这是为什么我喜欢任天堂的地方,因为他总是经常让你在多年以后用新的方式,体验从前的美好。
《塞尔达传说 织梦岛》 这类解谜游戏其实跟自家的《银河战士》 一样,都是通过最新谜题,获得新的道具,再去新的迷宫,继续推进。这种套路在1989 年就已经定型,不得不佩服制作组的水平。
面这次的重置,除了游戏画面焕然一新,变成手办风以外。音乐上也重新编曲,以更为悦耳动听的方式呈现在玩家面前。新接触的朋友可能不以为然,但如果在GB 上玩通这款游戏的人,
主题音乐响起的时候很难不热泪盈眶。除去以上这些,游戏中无处不在的彩蛋,恐怕玩家看到也能会心一笑,就像在大街上遇见老朋友一样高兴。
第23 名:猎天使魔女2在3 代出来之前《猎天使魔女 2》 恐怕会是Switch 上此类动作游戏的天花板的存在,这点没有争议,甚至3 代能不能全面超越本作都是个未知数。
游戏战斗打击感极强,各类招式让人眼花缭乱,但熟悉套路后基本就是赞魔女时间,或者高阶一点的找机会用set off,总之不很多地方虽然瞎搓招也能过,但想要体会这类动作游戏的精髓,
还是建议充分理解各类招工特性,外加一定时间练习,方能打出行云流水的感觉。大分部时间60 帧的稳定画面也是享受这类游戏的必要前提。虽然本作没有中文,但我认为这类游戏剧情只占掉乐趣的15% 不到,
所以不必介意。实在想了解完全可以去B 站搜索相关。。,很全。
第22 名:火炎之纹章风花雪月我也算半个《火纹》 迷吧,特别是GBA 上的《封印之剑》 我为了拿到通关的S 级评价,玩了不下几十次。这个系列一直在探索新的发展路线,
从GBA 上的《圣魔光石》 开始,到3DS 上的《火炎之纹章 if》 ,制作组都在尝试进行各类改革,有的是把旧系统搬回来,有的是增加新指令从微观层面对整体战略制造影响。
而《火炎之纹章 风花雪月》 学院时间的加入,完全可以用焕然一新来形容。这个系统其实大家还有分歧,但至少在商业上这一作是系列里面最成功的,因此这种改革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如果你喜欢战棋,
同时也喜欢喝茶种菜养老(星露谷),那本作应该会对你胃口。
第21 名:怪物猎人rise 《怪物猎人 rise》 的体量还是有点小了,本以为官方会在半年内以DLC 的形式,一直更新怪物,毕竟这种模式有《动森》 珠玉在前。
没想3.0 之后卡普空就开始摆烂了,尽更新些皮肤什么的。TGS 直接把大型DLC 放出来,看来明年之前是都不会有更新了。不过即使这样,目前版本单独拉出来,
也是能刷上120 小时左右的优秀作品(单人单机)。从3DS 版本直接跳到本作的我,觉得半开放世界、翔虫系统都是非常吸引人的进化。加上一些新怪带来了不少新鲜感,
老怪也因为高清化的原因让我感觉陌生又熟悉(部分在招式上还有变化)。此外,本作难度下降是事实,大概是为了吸引更多玩家入坑,
事实上从官方公布的销量来看本作在商业化方面确实是成功的(截至2021 年9 月24 日全球销量已突破750 万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对系列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并且,
我相信带G 位性质大型DLC 会在难度及内容丰富度方面有一个进步,期待。
第20 名:风来的西林命运之塔与命运之骰《风来的西林》 系列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当年在小范围内还挺火的,衍生出了像《特鲁克大冒险》 、 《陆行鸟大冒险》 等一众“不思议”系列作品。
本作其实是NDS 于2010 年推出的作品的重置加强版,虽然距现在已经有近11 年的时间,但2D 点阵的画风正好契合现在的复古风潮,所以看起来并没有多过时。
《风来的西林》 系列的魅力在于它偏roguelike 向的玩法,核心的走地牢、盲盒式捡道具这两点一直贯穿整个系列。本作也不例外,只是道具变得更加丰富,系统也更加人性化,
但严酷的死亡惩罚机制依旧存在(联机救助除外)。另外跟现在很多即时战斗的roguelike 游戏不同,本作其实是一个敌我双方同时行动的回合制游戏,这种机制也使得游戏带有强烈的个性。随机地图,
让这个游戏变得十分耐玩,官方以前还以此为卖点,现在这种机制已经变成roguelike 的标配。不过游戏确实过于古老,如果不是特别感兴趣,还是不建议轻易尝试,充坑的可能性极大。
第19 名:集合啦!动物森友会曾经火到出圈的Switch 游戏,很多人知道Switch 就是因为它跟《健身环大冒险》 。跟大部分游戏不同,
《动物森友会》 从来就不是一款带有目的性的作品,它更像是一面玩家内心的镜子。不同的人可以在游中搭建属于自己的个性住宅,改造自家的岛屿,花、植物、招牌、建筑等一切物品全部按你意思来布置。
配合上游戏不断更新带来的新道具,很多玩家都组出了漂亮得让人惊叹的小岛。加上Switch 自带的截图功能,很容易就把这些“游戏成果”分享到网上,而这种带社交属性的游戏功能,
也正是《动物森友会》 系列的魅力之一。但本系列也是名气跟预期极不相符的典型。。,不少朋友慕名购买, 结果被“不知道干什么”搞得草草充坑。其实我觉得《动物森友会》 是一种主动式游戏,
制作组对玩家施加的影响极小,小到大部分内容需要玩家自己完成。这就跟喜欢画画的人只需要买一张白纸跟一套彩色笔一样,而习惯了在黑白线稿填颜色的人自然体验不到个中乐趣。
第18 名:怒之铁拳4喜欢这部游戏一部分是因为情怀加成,想想自己20 年前玩的游戏,以新旧两种姿态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谁不感动呢。即便抛开情怀不谈, 游戏的表现也非常让人满意:画面就不必说,
卡通手绘风格全程流畅不掉帧,很好的保证了动作游戏的基本要求。卡帧卡得恰到好处的打击感,拳拳到肉的感觉非常到位,连技也有一定研究空间,好用不复杂,这些在配合HD 震动之后体验更上一层楼,
很久没有哪款游戏能带来这么畅快的锤人快感。关卡虽然不多,2 小时可通,但里面很多致敬老作品的隐藏地点,惊喜多多。游戏人物算上DLC 还是挺多的,还带有让人泪奔的像素复古模式。
而对我来讲最赞的是游戏自带画廊模式,还有整个系列的人物介绍,玩过旧作的玩家今天才了解自己以前操作跟揍过的角色背景故事,这种感觉本身就弥足珍贵。
第17 名:超级马里奥3D 世界《超级马里奥 3D 世界》 大概是最后一个关卡制的3D 马里奥游戏(不算酷巴之怒),因为这种模式也已经走到头了。
《超级马里奥 3D 世界》 可以看成是马里奥2D 作品3D 化后的产物,比如2D 的加速跑(本作可以二段加速)就沿用了过来。另外虽然是3D 场景,
但很多关卡仍然是多个一个Z 维度的固定视角3D 关,摄影机会跟着角色走,无法像《超级马里奥 奥德赛》 那样自由调整。另外,五位性能不同的角色设计,
以及关卡创意方面跟《超级马里奥兄弟 U》 都非常相近,可以看成是旧时代3D 关卡制马里奥的一个收关之作。真正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新增内容《酷巴之怒》 ,一个超大型的开放式箱庭关卡。
跟《超级马里奥 奥德赛》 的表层关作为小型关卡。。的模式不同,本作的关卡是一个纯粹且完整的大型水上乐园,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系列未来的一些轮廓,希望那天的到来不再遥远。
第16 名:八方旅人这大概是本世代我最喜欢的JRPG,因为它很多地方都带有SFC 时代那些经典RPG 的味道,但同时又有现代游戏的种种优点,比如加速战斗、跳过对话等等。画面更是不用说,
水面的反射的星芒、随处可见光影、随风摆动的各类花草等细节,可以说这是像素艺术的极致。另外,SE 别的不行,音乐这块从来没让我失望过,不同场景都有不同BGM 配合,在2D 表现力不足的情况下,
音乐能很快让玩家进入剧情氛围。而作为RPG 来讲最重要的剧情,本作也没有掉链子,虽然前期铺垫略微有点冗长。但在第三章之后开始显得张驰有度、跌宕起伏,让人深陷其中回味无穷。唯一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在于,
八位主角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剧情上的互动。但瑕不掩瑜,我仍然希望本作能尽快出续集,并且最好能跟《勇气默示录》 系列一样有个大地图,并且可以探索。
第15 名:傲气雄鹰:重载我在很多次游戏推荐里面都有提到过《傲气雄鹰:重载》 ,因为我真觉得它非常适合当下的生活节奏,以及Switch 本身。如果要说本作有什么特点,我觉得一个字可以概括:肝。
不能简单的把它定义为STG 游戏,在我看来它实际上是一部带STG 性质的养成类游戏。刷关卡拿星星升级自机,看着战机逐渐变得强大,火力越来越猛,副武器满屏幕乱飞,那种养成类游戏的快感油然而生。
如果你觉得不过瘾,想玩硬核点的内容,那么噩梦难度在向你招手,没有点耐心跟天赋,我估计没多少个人过得了。另外游戏的画面非常值得一提,各类建模精细光影爆炸效果我就不提了大家自己看截图。
让我最满意的是作为竖版的STG 游戏,还对应着横着的16:9 屏幕,本作竟然是宽屏的,没有像一些移植作品一样两边放个黑框就完事(虽然自机飞不到最边上),这一设计可谓良心。
第14 名:暗黑破坏神3虽然《暗黑破坏神 3》 最开始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多次更新之后,水准仍然是刷刷刷类游戏的天花板。移植度就不用说了,同屏多怪不掉帧,显然精心优化过。
这种随时随地来上一把的需求,也只有Switch 版本能提供。游戏操作针对手柄进行了优化,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不是特别方便,比如不能批量合成、批量删除等等,但这都是小问题。游戏的精髓在于刷大秘境,
那种刷到自己所需装备的成就感难以言喻,玩家为了几个太古会拼尽全力反复战斗,实属于杀时间的利器。像这种老IP 没玩过的朋友很容易因为名字已经看麻木了,心理下意识觉得是老游戏而忽略掉。
其实挑游戏应该按是否经典好玩、有没有玩过这些标准来,很多游戏虽然早几年在其他平台出过,但如果游戏属性跟Switch 比较契合,还是可以考虑一下。
《卡普空街机游戏合集》 收录了《三国志 2 吞食天地》 、 《名将》 、 《快打旋风》 、 《圆桌骑士》 等一众在90 年代流行的动作游戏(差《恐龙快打》 就齐活了),
第12 名:前进!奇诺比奥队长这是一款充满着任天堂奇思妙想创意的迷你箱庭解谜游戏,说的迷你指的是每一关的地图非常小巧,但又很精致。不过,游戏体量可不小巧,有非常多的内容等着玩家去挑战。
游戏画面达到Switch 金字塔顶端级别,毕竟小场景大部分算力可以拿来进行光影渲染、提升贴图质量。配合上轻松活泼的音乐,五六分钟一盘的解谜,可以说非常让人放松。
游戏中的谜题有些需要活用Switch 的陀螺仪,有些则需要调整视角找隐藏。。,又或者踩中。。触发倒计时。正常收集够钻石就能进入下一关,但想全搜集还是需要一定智力跟制作组斗智斗勇。
也有部分BOSS 关卡会有一定的动作游戏要素,但不是特别难,所占比例也不多。游戏品质极高,各大关卡不重复,各类谜题的创意也很让人开眼界,不得不服制作组的脑洞。虽然不支持中文,但反正也没什么剧情可言,
英日文其实均不影响游戏。
第11 名:马里奥赛车8对我而言, 《街霸 30 周年合集》 是一款我跟家人同乐的游戏,因为跟人面对面一块畅玩,互相陷害让对方求饶的乐趣,远比在网路上跟陌生人瞎打要有意思得多。
我家小朋友还在肚子里的时候我就买了这张卡,现在他们已经4 岁。他们的操作还不太娴熟,看到我开在他们前面就会急着喊我停下来,被我追的时候又觉得兴奋刺激然后大叫。他们也不会用道具,
只知道简单的加速跟转弯,但仅仅是这样就已经能让他们乐上小半天。他们喜欢这款游戏胜过《马里奥赛车 8》 ,我当然知道原因,毕竟小时候我也在电视机前跟伙伴们一块玩过FC。。。总是伪装成小孩子,
然后很辛苦的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去陪伴他们一块玩耍。但玩《健身环》 的时候我不需要这样,因为拿起joy-con 那一刻我自己就是个孩子。
第10 名:超级马里奥3D 合集这里仅推荐《马里奥赛车 8》 ,其他两款略过老,以后有时间再聊。 《超级马里奥银河》 的两作都是MC 上评分极高的游戏,直到现在玩起来仍然没有觉得过时。
因为操作方式的原因,大概也只有Switch 才能完美移植及体验这部杰作。因为时代的原因错过,现在可以完美体验弥补回来,所以作为Switch 玩家的我也觉得十分幸运。单论游戏乐趣,
《超级马里奥银河》 我认为跟《超级马里奥银河》 不分伯仲。游戏关卡是银河中的一个个迷你小星,这些星球体量大小不一,场景丰富。像什么空间站、糕点世界、海滩、熔岩世界等等,每一关都很独特,
不会让玩家觉得重复。各类天马行空的关卡设计也让玩家大呼过瘾,总是期待下一关的惊喜。玩家需要完成挑战找到星星,解锁更多新关卡。而游戏新引入的“地心引力”概念, 让角色无论上下左右往哪走都会被引力牵引,
整体操作起来的感觉妙不可言。
第9 名:路易鬼屋冒险3本作可以看成Switch 机能的。。,精细的建模,漂亮的光影,可互动的场景,流畅的动作,这些都让玩家印象深刻,整个游戏过程是一种观看动画般的享受。
游戏在一幢大楼里展开冒险,每一层楼都是一个带有自己主题的关卡。有金字塔、有。。拍摄现场、有博物馆、有正常的酒店房间等等,“下一关会是什么样子”已经成为玩家游戏的动力之一。
制作组当然还在各个角落里放满了金币等着玩家发现,很多时候拿着吸尘器乱吸一通总有意外收获。说到吸尘器,它吸入金币的时候HD 震动带来的反馈真的绝了,感觉就像一枚枚硬币被吸到joy-con 里面一样,
非常解压。系列传统的解谜在本作中依旧保持着高水准,很多地方充满制作组的奇妙创意,并且能跟场景融合得非常巧妙,浑然天成。比如电影关有跟摄影机有关的谜题,沙漠关自然有金字塔跟木乃伊,
而博物馆关卡又好像上演了一场迷你版本的《超级马里奥 奥德赛》 。加上诙谐幽默的的敌方角色(比如幽灵在上厕所的时候你开门会吓他一跳),整个游戏20 小时通关之后难免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第8 名:哈迪斯这是我玩过最爽快的roguelike 动作游戏,可以看成这类游戏的天花板。 《博物馆奇妙夜》 其实并没有在系统上对roguelike 进行大的颠覆,
随机地图、随机武器、随机道具这些核心的东西其他游戏也有。但《哈迪斯》 在技能获得上进行了一个微创新,玩家每进入一个房间,最终都会在清掉敌人之后得随机抽到某个技能,
而非像一些同类游戏那样技能随角色升级,或者全靠开宝箱得到的武器来获得能力,这点以《哈迪斯》 为。。。每过一个房间获得一个技能的好处,是让玩家一直对清完敌人后能获得什么技能有极大兴趣,
如果得到的东西不如意,玩家也不会失去信心,因为马上会进入下一个这样的循环。所以玩家会会一直处在一个亢奋的点上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玩就停不下来的原因。除此之外,丰富多彩的武器,
以及不同武器跟不同技能的搭配组合流派也非常值得研究。有的流派游戏攻击力爆棚,但观赏性跟操作舒适度可能并不理想,玩家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玩着舒服的方式来自由组合。
还有游戏那似乎永远不会重复并且带配音的对话,特别是主角各种亲戚的吐槽,也让玩家在无数次倒下再重生之后显得不那么单调。总之这是一款近乎完美的游戏,基本找不到什么缺点。
第7 名:精灵与萤火意志演出效果极其出色的银河恶魔城作品,Switch 上数一数二的画面,各区域场景绘制十分细腻,水、花草等细节动态效果逼真,同类风格里面没有能与之比肩的存在。
音乐跟场景及剧情的契合度也极佳,时而大气磅礴,时而婉转悠扬,时而略带伤感。有如此优秀的音乐支撑,无任何语音的剧情也被演绎得凄美动人。游戏中还有多段“剧情强制式跑酷”,频率恰到好处,节奏及难度刚好,
让人血脉贲张大呼过瘾。打击感一如既往的出色,光剑砍杀配合HD 震动让人误以为在玩星球大战。各类辅助攻击技能很好的配合了主力攻击,丰富攻击方式的同时也让玩家从容面对各类难缠的敌人。
加个各类可调控的Buff 技能,玩家可根据游戏战况调整,并且形成自己喜欢的流派及打法。除去开新地图,游戏还有一些赛跑点可供玩家挑战,基本就是用最短时间从A 点跑到B 点,
成功之后能获得一定珍贵道具作为奖励,这也让被打杀搞得精疲力尽的玩家有一丝放松的机会。整个游戏无处不透露着精雕细琢的品质感,虽然同样是2D 横版的游戏模式,但能明显感觉到是大手笔大制作的结果,
而非像一些独立游戏那样给有一种抓禁见肘的感觉。
第6 名:空洞骑士这是一款让我对独立游戏改观的作品,之前的全部偏见被这款作品一扫而光。 《挺进地牢》 作为银河恶魔城类游戏的模仿者,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以昆虫为视角的独特世界观,
结合手绘的美术风格,为玩家展现了一个充满幻想氛围且有魅力的地底世界。游戏打击感拿捏得恰到好处,挥刀收刀都干净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虽然只有一种武器,但游戏为角色准备了多种能力,
这些能力可以通过战胜BOSS 获得,玩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挑选并组合,从而产生叠加效果。作为探索性质极强的游戏,本作深得银河城的精髓,各技能的获得循序渐进,而可探索的地底世界道路四通八达,
游戏难度还不低,特别是后期很多地方需要超高水平的跳跃技巧,堪称手残克星。更别提很多BOSS 战,没有一定动作游戏天赋恐怕正常通关都是问题。
第5 名:超级马里奥奥德赛《空洞骑士》 是一款很“现代”的马里奥游戏,它的很多设定都跟这个时代的节奏相适合。游戏每一个大关卡除了本身就是一个小型沙盒,可供玩家探索攻略之外,
它里面还隐藏着许多小关卡的。。,供玩家发现并挑战。这就使得每次的游戏时间可控,不会因为关卡太大型造成玩家不愿意放手的局面。我始终认为大型关卡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让人沉浸的同时,
也会给拿起手柄之前的玩家带来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使得只有半小时游戏时间的玩家放弃游戏。游戏本身大家其实了解得差不多了,但有一点我觉得非常值得讨论,
就是《超级马里奥 奥德赛》 为玩家定制了两套非常成熟的操作方式:即可以joy-con 分体操作,就像Wii 时代玩《超级马里奥 奥德赛》 那样,也可以使用传统操作方式,这两种操作试的完成度都挺高。
但制作组好像更偏向于joy-con 分体一些,因为比如甩帽子、滚地加速这两个动作用joy-con 分体更容易达成。这种按键+ 体感(比例还不低)的成熟操作方式,细品起来还真的挺有意思,
非常值得肯定。
第4 名:挺进地牢这款游戏在我心目中能排到Switch 游戏第四,确实不简单。它就是地牢类roguelike 游戏的。。,经典到它自己的续作都无法将它打败。200 多兆的容量,
杀掉了我无数个日夜。游戏的枪械各类繁多,至今我仍然没有解锁全部武器、道具,所以每次游戏仍然期待着意外的惊喜。这种“抽盲盒”的心理贯穿游戏始终,特别是碰到武器宝箱充满希望打开的那一瞬间,
整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亲兴奋,这种感觉有点赌博开牌的瞬间。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并且沉迷这款游戏的原因。不过,我认为游戏几个角色性能差异不是特别大,
也就能不能开锁、带不带狗、能不能空投之类这种不痛不痒的区别,实际拿到强力武器大家都一个样。本来还指望续作能将特性再拉开一些,类似八神跟二介堂,谁知道扑街扑成那样。真心希望D 社认真一些,
把3 代做成全部超越1 代的新经典。
第3 名:黑暗之魂重置版这是我在Switch 上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掌上传火谁会不爱呢。 《超马银河》 在Switch 上的表现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你想还有哪一款自由视角,
超大地图的游戏能不降分辨率锁定30 帧。它的画面水平,刚好达到了我玩游戏的底限。游戏打击感在很多习惯了《黑暗之魂 重置版》 系列的玩家看来会很不适应,
但如果你玩过《无双》 应该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习惯。在《怪猎》 里面,你甚至能从角色挥刀的动作感受到武器的重量。这种更偏真实的打击感,在一众游戏里让我觉得挺新鲜。
提到《黑暗之魂》 就不得不说它的地图设计,从From Software 近几年的作品来看,这家公司非常擅长设计大型箱庭空间。别家的地图都像是铺开的一个平面,
《黑暗之魂》 系列的地图却非常有立体感,并且道路四通八达,让人充满探索的欲望(最新作《黑暗之魂》 亦是如此)。喜欢银河恶魔城类型游戏的玩家,
完全可以把这个系列看成是不带地图显示的3D 版本银河城游戏来玩,或者我这么解释,你会对这款作品产生兴趣。
第2 名:Splatoon 2这款游戏是我Switch 存在的意义,只要有它在,无论什么游戏荒我都能轻松跨过去。这款游戏的一些乐趣,可以用文字形容,比如狙杀对手的成就感。但另外一些乐趣,
确实只有玩过才能体会。因为以前、现在,都没有类似的游戏可以作为参考。比如涂地,看着地面慢慢变成我方颜色的快感,是不是很抽象。又比如打完结算仅相差0.1% 的时候,失败那组捶胸顿足,
胜利那一方倒吸一口凉气的反差,是不是也很抽象。所以关于《只狼》 ,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买回来体验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不过,大概因为卡通风格的画风,外加没有中文、需要任天堂会员的原因,
这款游戏在国内不是特别火,很多Switch 玩家都直接忽略掉。其实在WiiU 时代,每三个买了主机的人里面,就会有一个是《Splatoon 2》 的玩家,可见游戏的火爆程度,
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游戏的素质,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全新的IP,非常难能可贵。好在让人非常期待的3 代,已经确定明年发售,并且支持中文。
第1 名: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我没有什么可说的,语言显得太苍白,游戏生涯里最喜欢的作品,这是我当初首发入手Switch 的原因。进入游戏之后,更像是在经历一场冒险,而不是在玩一款游戏。
全文完
#值得买才是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