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3月14日电题:他们盯上老人了!对“收获”一些手机app的——位老人的调查。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黄江林、邓浩然
“这个交友App让我们全家都吓了一跳。”武汉市民刘女士反映,家里老人看网络广告,下载了一款针对中老年人的社交App。结果被引诱充值五六千元。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现在老年人普遍使用智能手机,但很多老年人缺乏网络安全知识,成为一些手机App流量“收割”的对象,甚至陷入各种网络套路。
很多老年人在网上被骗。
“我爸不知道他点了什么广告,不小心拿出了一份保单,然后每个月自动扣费,没有通知。”谈起这件事,天津的程先生很气愤。短短7个月,父亲被某网上保险平台莫名其妙扣了1800多元。
当程先生问父亲在哪里投保时,年近七旬的老人已经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这家网络保险平台在旅游app、购物弹窗上投放了大量广告,并以“领红包”、“首月1元”等噱头吸引了不少用户点击。
记者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网上保险平台至今已有9000多条投诉,“老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被误导投保”成为常见的投诉标题。
“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消费者投诉
很多消费者感叹,现在网上各种小广告满天飞,老年人不小心掉进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老人70多岁了。他通常省吃俭用,存钱。他被骗了2800多元,天天茶饭不思。”山西的李老师吐槽他爸在网上学理财,说是免费的。
上了几节课,在所谓“教授”的唆使下买了价值2888元的“精品课程”,发现课程内容是“教授”从网上抄袭来的。
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第49期《。。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
随着老年网民的快速增长,针对老年人的网络套路也逐渐增多。2021年9月,。。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17.25%的受访老年人有网络上当受骗的经历;其中,40%以上的老年人被保健品骗过。
近四成老人因免费领红包被骗。
天津市社会学会会长张宝义认为,老年人是互联网领域的“年轻人”和“弱势群体”。老年人有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面对复杂的网络套路,往往真假难辨,一旦放松警惕,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猎取”老人的方法有很多。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互联网“老玩家”仔细研究老年人的喜好和焦虑,巧妙运用互联网套路,在老年网民面前挖了一个“流量坑”。
——专门针对老年人缺乏陪伴的痛点,“陪聊”诱导付费充值。目前很多社交软件将目标群体转移到老年群体,针对老年人的网络交友社区和交友app层出不穷。这种App真的能帮老人找到快乐吗?
记者随机下载了一款名为“中老年生活”的App。注册后,他正要和网友聊天,充值页面弹出来了。原来,只有开通168元到368元不等的超级VIP,才能享受“无限聊”功能。
记者随后下载了5款中老年交友app,app中有网友主动索要虚拟“鲜花”等礼物;一些应用程序甚至对它们发送的每条消息收取“金币”。
某中老年相亲交友平台相亲界面及充值界面
一位年近六十的单身男性表示,本想在网上寻找另一半,但花费数万元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语音聊天按分钟计费,不送礼物人家也不搭理。”
——紧盯老年人“网络小白”的盲点,弹窗信息成套路。。。记者了解到,一些老人常常点击写有“内存不足”“病毒威胁”等信息的弹窗,然后手机就被稀里糊涂地安装了好几个手机管家、清理大师等各类App。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互联网信息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陈旭辉说,大部分老年用户的手机性能一般,有的是子女用过的旧手机,老人容易被这类弹窗欺骗。一些软件在安装后会偷偷收集用户信息,进行数据画像,
给他们标注“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随后,各种劣质内容、欺骗套路的广告,就会定向往这类老人的手机上推送。
——瞄准老年人辨识能力差的弱点,吸引流量、快速变现。 《有毒!这种食物千万不能乱吃》 《丈夫出轨,离家多年未归》 ……这类文章充斥着一些老年人的微信朋友圈。在。。。平台,
中老年用户成为一些婆媳关系、养生保健内容的“自来水”。。。领域,一些老人深陷“情感。。”不能自拔。
陈旭辉表示,这些内容一边对老年人展开“洗脑”,一边通过打赏、带货、知识付费等方式变现。此前,在某个“患癌”家庭调解。。的结尾,。。话题一转卖起保健品,不少老年人被“剧情”感染,按捺不住消费的冲动。
有养生类自媒体从业者坦言:“内容是抄来的,好赖要靠网友自己分辨。我要的只是粉丝和点击量,赚的是广告费和流量分成。”
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拥抱互联网,去年1月起,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一批大字体、大图标、界面简单、操作方便的App问世,
大大满足了老年人的需要。
“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但一些互联网从业者试图把老年人引入另一个‘流量深坑’,这是社会所不能容忍的。”陈旭辉认为,“有必要整合社会力量,
引入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对各类软件展开常态化抽检、巡检,定期公布测评结果,对违法者予以曝光,倒逼企业遵纪守法。”
张宝义认为,平台、应用商店应该负起主体责任,重视用户反馈,及时下架有问题的App。有关部门也应坚持对违法广告、弹窗零容忍,建立一套快速响应机制,对发现的违法问题快速处置。
针对一些老年人网络安全知识不足的问题,北京奥肯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传文建议,可利用老年受众较多的电视节目、电台广播等,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典型案例,提醒老年人不占小便宜,增强防范意识,
一旦被骗及时投诉或报警。
张宝义说,年轻人也应给予家中老人更多陪伴,一方面通过陪伴给予老人关心和理解,起到预防作用;另一方面在陪伴中向老人传授更多手机使用技巧和防骗技能,提供更多安全守护。
标题:他们盯上老人了!——部分手机App“收割”老年群体调查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63293.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