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战队视频(日本特战队偷袭古老山寨)
1.日本特攻战术产生和发展的史料表明,在太平洋战争中,第一个采取特攻战术,即自杀式袭击的日本士兵是战斗机飞行员上尉饭田富太郎。在偷袭珍珠港中,他将自己的飞机撞向美军机库,开创了自杀式特攻的先例。
此后,许多人纷纷效仿。1943年4月,日军第六飞行师的一架战斗机在空战中用自己的机身撞向美国B-17飞机,双方都坠毁了。1944年5月,日本第五飞行队的四架战斗机俯冲并击沉了停泊在伯克岛南岸的一艘美国船只。
1944年10月15日,日本空军的少将马郑文撞毁了一艘美国船只。他说,“物质资源贫乏的日本,只能靠精神力量对付敌人。”太平洋战争前和战争期间日军的这些特殊攻击都是自发行为。据日本史。。载,“这种肉弹攻击,
这不是上级的命令,而是一些官兵出发时的所作所为,“誓死不死,意外生还。”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处处成功。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兵分五路入侵菲律宾、马来亚、缅甸、印尼、。。。
从战争开始到1942年5月,日军进展凶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期间很少发生自杀式袭击。
出发前的神风特攻队合影。
日本法西斯发动太平洋战争,并没有表现出他们的强大,而是他们陷入困境,做了最后的挣扎。正如日本海军前军事指挥大臣永野修身当时所说,这是日本面对“非常危险”的局面而采取的“为生存而战”的一步。
它想通过发动对外侵略来摆脱困境,这是一种幻想。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四艘日本航母在五分钟内被美军击沉,造成了日本海军350年来最大的失败。
1942年6月至1943年2月,在日美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一系列战役中,日军损失惨重,失去了所能调动的全部海空军,战场上的主动权开始转移。从那以后,随着日军节节败退,
其弱点很快暴露出来:战线过长、兵力不足、资源贫乏、军事和经济潜力极其有限、武器装备性能落后、人员素质差等。面对美军陆、海、空的猛烈攻势,日军很难用常规战术进行抵抗,在无可奈何的时候,
以特种攻击作战为重点,以遏制美军的锋芒。说到特攻作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个人就是日军的“神风特攻之父”泷次郎西中将。这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是特种攻击行动血腥历史的先驱。
大西泷治郎
菲律宾海战后,西泷二郎收到了沉没的轻型航母“千代田”号指挥官中校成一郎的电报,电报建议不能指望用常规方法击沉数量占优势的美国航母,应立即组织特别攻击队执行俯冲和撞击任务。
这份电报由taki jir Nishi传送到日本大本营,并送达天皇。日本最高当局很欣赏这种特殊的攻击方式,最初打算招募逃亡者编入正规军参加战斗。但考虑到天皇在公众中的形象等因素,
我觉得军事当局直接发布特攻战术太露骨了,于是假惺惺地说“选择死亡作为达成任务的必要手段,正式组建。。打击敌人,是违背总司令的”,但大本营根本没有阻止这种自杀式袭击。
而是毫不犹豫地说,“至于要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还是留给勇士们自己决定比较合适。”大本营还规定,“凡自愿进攻的勇敢战士,均以个人身份隶属于作战部队。这些士兵是由作战部队临时组织起来,作为特攻队攻击敌人的。”事实上,
日本皇族以及大本营,都希望有更多的炮灰以自杀特攻的方式为军国主义卖命。大西泷治郎深谙最高当局的意旨,以大本营派往莱特湾前线航空兵特使的身份飞往吕宋。他在部队中广泛宣传神风特攻,煽动狂热情绪,
招募亡命之徒。他认为要挽救日军失败,“最大效率地使用我们微薄力量的唯一办法就是组织“零式战斗机'编成敢死攻击部队,每架带上250公斤炸弹,俯冲撞击敌航空母舰。”
神风特攻队员写遗书
1944年10月19日深夜,大西泷治郎在马尼拉近郊的克拉克空军机场召集第一航空舰队第二一航空队,正式组成“神风特攻队”,大西次郎自任队长。这些亡命之徒叫嚣:“在这非凡的年代里,不能不掀起一股神风,
”以挽救日本的军事颓势。神风特攻队驾驶的自杀飞机,性能低劣,实际上是由人驾驶可以追踪目标的“肉弹”。机上装载烈性炸药几百到1千公斤不等,置于飞行员座舱之前,专门追寻美军舰只,
一旦发现目标即连人带机撞击下去,其机头触及坚硬之物,立即发生爆炸。特攻队队员出征时看似悲壮,实则十分凄怆。临行前每人喝点米酒,再喝一杯清水,每个人的前额都包着一块鼓舞士气的白布,
这是古代武士表示要以决死精神参加战斗时缠在头上的一种象征性标志。吃完酒饭,他们当着指挥官的面写下绝命书,留下头发和指甲。出发时一律不携带降落伞,飞行员接敌赴死,绝少生还的希望。神风特攻队在作战时,
一般以小分队为单位,一个小分队通常有特攻机6架,支援机2架,支援机执行领航、掩护与拦截美机的任务,特攻机则专事“玉碎”。
1944年10月25日莱特湾海战,美军“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圣洛”号遭神风特攻机撞击沉没
在莱特湾海空大战中,日军特攻机横冲直撞,两天创造了这样一个纪录:以9人9机为代价,换来的战果是炸死100余名美军、撞沉1艘航空母舰,重创3艘,轻伤1艘。
这个结果给连遭败绩的日本军方带来一线新的希望:如果每个日本。。都像神风特攻队员那样,那么就可能改变日美之间的力量对比,抑或使美军慑于日军的自杀特攻,停止反攻。基于这样一个幻想,
太平洋日军准备投下更大的赌注。莱特湾海战中日军首开有组织的自杀攻击纪录。在日后的冲绳作战中,日军发动了10次“菊水特攻”,其规模之宏大、来势之凶猛、攻击之疯狂、破坏之惨烈,深令美军害怕、憎恶和费解。
在80天的“菊水特攻”中,日军出动飞机3742架,内含特攻机1506架,击沉美舰36艘,击伤368艘,击毁美军舰载机763架,毙伤美军1万人。
被击落的神风机
美军第五舰队司令官惊呼;“如日本继续进行自杀攻击,将会出现严重的局面。”他请求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应以可能使用之一切飞机,攻击九州及。。之(日军)飞机场。
”冲绳海战中随军的一名记者鲍尔温报道了当时的情景:“敌机之攻击日夜不绝,庆良间(冲绳附近一岛名)之投锚也布满了损失舰只,太平洋到处都有跛舰之行列,向东航行。”面对日军特攻行动,美军立即作出反应,
横扫了周围的日军机场,加强了空中拦截,加强舰对空火力,合理配置军舰位置,使日军特攻战效果大减。战争后期,日本海军也实行了特攻作战战术。1945年4月6日,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以残存兵力—第二舰队编成的海上特攻队,攻击冲绳之美舰泊地。这支舰队在伊藤整一海军中将率领下,由内海出发,沿丰后水道南下,翌日经大隅海峡西进,中途被美军潜艇和巡逻机发现。
该舰队在既无基地航空兵掩护、又无舰载机护航的情况下,继续冒死突进,于中午12时和13时,两次受到300架美机之攻击,战舰“大和号”以下所有舰只、伊藤中将以下3000官兵,同葬海底。至此,
日本海军最后一点力量在执行特攻任务中被消灭殆尽。
冲绳战役期间,一架日军零式自杀飞机向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
在地面作战中,日军特攻作战的主要目标是美军坦克。日军按照其大本营颁发的“对战车战斗纲要”的规定,凡与美军坦克对垒,须以一死必碎之特攻,实施肉搏攻击。其肉搏特攻的主要手段有:手投炸雷,
是一种圆型有孔炸雷,投手逼近敌坦克10米内投掷;袋状炸雷,将小块炸药装填于座垫状之口袋内,附以信管,投于敌坦克正面;急造炸雷,捆包黄色炸药10公斤,由肉搏的士兵背负,扑向敌坦克履带,作自杀式爆炸。
冲绳岛被美军占领之后,日本本土裸露在盟军火力之下,日本法西斯末日已经来临,但仍想负隅顽抗,作困兽之斗,穷凶极恶地叫嚣要进行“本土决战”,大本营谓之“决号作战”,取决定日本命运之意。
1945年1月20日,日本大本营制定了“帝国海陆军作战计划大纲。”该计划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日本本土之地形特点,在1亿国民奋起协力之下,先以残存之海空力量担任特攻作战,在海上抗击盟国登陆部队,
次将日本本土之战斗部队集中于决战地域,行一决胜负之举。根据这个计划,相应制定了“关于决号航空作战之陆海军。。协定”。计划全部飞机均以特攻战法撞击盟军舰只,预计出动特攻机2100架,
稍后再整备1000架。海军计划整备1000架特殊机。这种特殊机设计简便,有“樱花”、“桔花”、“藤花”三种,均由单人驾驶冲撞,可谓“人类炸弹”。
搭载“樱花”的一式陆攻,“樱花”被吊装到母机机腹上,驾驶员在发射前进入
海上特攻计划准备以各种特攻舟艇实施之。特攻兵器有:“治龙”、“鲛龙”、“回天”、“震洋”及“伏龙”五种,均安装有爆炸物,由人驾驶之,可称为“人类鱼雷”,总计1000余件。日本大本营对特攻作战寄予厚望,
视为本土决战胜利之关键,1945年6月8日御前会上各省首脑的发言对之期待颇殷。军令。。丰田说:“美军如早期来攻本土,我虽不可能将敌全歼,然确信可于彼抵达海岸之前,击破其半数。
”河边参谋次长也很自信地说:“我国独特之空中及水上攻击,在本土决战中,可期获致甚大的效果。”军令部的敌情判断亦谓“著敌提早来攻,则以全军特攻逆袭击,预料可击灭约半数敌之地面兵力”云云。
日本法西斯声言只需4300架普通机、1125只特攻艇,即可于盟军登陆前歼灭其30-40%,大本营还曾对此进行过估算,认为前景乐观。到此时,特攻战已成为日本军方负隅顽抗的一个筹码和三军作战的通则。
全日本的人、财、物将投向特攻作战,“皇国兴废,在此一举”,朝野上下,一片神风特攻的叫嚣声。然而大势所趋、黔驴技穷,日本法西斯已无法挽救其失败的命运。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特攻作战的血腥历史宣告结束,先后参加特攻的3500余名日本飞行员,成为法西斯主义的殉葬品。
神风特攻机撞击敌舰的几种角度:从高空以几乎垂直的角度、俯冲和贴近海平面水平
日本宣布投降当晚,大西泷治郎切腹自杀。他在死前留下了一封《致特攻队员的英灵》 的遗书,内称:“诸位竭力善战——我借此聊表谢忱,诸位深信最后之胜利属于日本——化为肉弹、壮烈成仁!宏愿未酬,
我以一死向特攻队员的英灵及遗眷谢罪。”
二、日军特攻战术产生背景人类战争史上,战争一方的某一个人或群体,不惜牺牲生命,凶猛攻击对方,以求同归于尽的事例并不鲜见。但像日本法西斯那样,鼓动全军、国民去作自杀攻击的,的确少有。
我们试分析一下这种惨烈战术产生的原因。战争开始时,日军经过5个月的疯狂进攻,占领了东南亚地区大约1.5亿人口、约38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连同已占领的部分。。领土和朝鲜、印度支那,
日本控制了5亿人口和700万平方公里土地。日本海军控制了东起夏威夷、西至锡兰、南到澳洲、北抵堪察加半岛的广大海域,然而此时的日军已呈强弩之末。八方用兵,分散了它的兵力,盟军开始反攻后,日军处处告急,
只好采用以较少兵力兵器换取较大战果的战术,特攻战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笼的,它是日军孤注一掷的表现,反映了双方军事实力的差距。
密集防空炮抵挡神风机
经济上,日本同美国的差距更大。战前,日本统帅部曾就美、日两国的经济实力加以对比,结果主要产品数量比为:钢铁,20:1;石油,1001;煤,10:1;飞机,51;国民经济实力比是10:1。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钢铁最高年产量8000万吨,而日本只有760万吨,美国年产飞机30万架,而日本为9万架,美国年产坦克约10万辆,而日本只产4千余辆。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
同美英开战后其外贸几乎完全中断,它的战略物资的主要来源在南方战场和。。大陆。战争后期,日本海运交通线逐步被盟军切断,它用以支撑战争的经济基础愈发虚弱,武器装备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实战需要。
到了1945年春天,日本的煤炭、铁矿砂、铝土和石油的进口陷于停顿,原料短缺加上美军空袭,使日本钢产量从4月到7月之间减少到50万吨,铝产量减少到1万吨,仅及1943年产量的1/4,
飞机工厂由于缺少硬铝而停产。1945年上半年,海军造船厂建造的舰只只有18万吨,商船总吨位到4月份减少到237万吨,到8月锐减到50万吨。由于石油贮量极少,飞机不得不使用松节油,
军舰由于缺乏燃料只好伪装起来停泊在港湾内,形同一堆废铁。在燃料不足的情况下,仅给军舰配以单程燃料去冒死冲击。
日本高中的女学生们手持鲜花欢送即将驾机出击的神风特攻队队员
从技术上讲,日本生产的武器装备性能大大低于美国,战争后期更甚。日军的飞机、舰艇设计简单、粗糙,性能不佳,相当一部分粗制滥造,有些未上前线就报废。这样的武器只能适合作自杀攻击的一次性使用。从。。上讲,
日本统治集团长期奉行战争政策,在国内狂热制造战争气氛,鼓吹战争是“创造之父,文化之母;战争是一种刺激,它对个人是考验,对国家是生存竞争。”叫嚣“必须要有决心和勇气”,“树立国家百年大计”。
战争的积极鼓吹者,一度出任陆军大臣的荒木贞夫在其《向全日本民族呼吁》 的小册子里写道“日本的真正使命是弘布和宣扬皇道于四海”。即所谓“八绒一宇”,要日本独霸全世界。当时在日本。。中,
弥漫着浓重的战争气氛,这种氛围成为以后特攻战术的酵母。日本国民从小就受到军国主义教育,颁定的教科书中天皇的《教育敕语》 占首要地位。1925年发布的“在学校中配备现役军官令”,
规定学校的军训由陆军省严格管理,按照步兵操典进行。太平洋战争时期,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学校成为兵营和武士道精神训练营,教育成为驱使青年以血肉之躯充当炮灰的工具。
出击之前戴上日之丸头巾的神风队员,他只是一名十几岁的稚气少年,却沦为军国主义的炮灰
在日本。。里,当局大力强化法西斯式训练,大肆宣传武士道。。典范,宣扬军阀乃木希典在日俄战争中使用过的“肉弹攻击法”,即以“武士道”、“大和魂”为精神支柱,以士兵肉体为武器,不计伤亡,死打硬拼的办法,
在日俄战争中以沉船堵塞旅顺口而丧生的广濑武夫被捧为“军神”,乃木希典被捧为“圣将”。在。。中灌输封建忠君思想,皇军是天皇可以任意驱使的工具,为天皇战死是。。本份。在太平洋战争中,
日军上下都做好“为天皇捐躯”的准备,神风攻击队踏上一去不复返的征途是向天皇偿还所受的“浩荡皇恩”。
日本。。的答问手册上有这样一个口号:“(敌人的)数量要以(我们的)训练来抵挡;(敌人的)钢铁要用(我们的)肉弹来碰撞。”日军把对死亡毫不介意看成是。。美德。正是由于这种长期的法西斯教育熏陶,
养成了日军官兵崇尚战死的风气,这大概就是自杀性攻击的心理基础。特攻战术是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进行垂死挣扎、负隅顽抗的徒劳之举,
它是日军长期的武士道精神教育、封建忠君思想和。。养成教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