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本快速解决问题,2.0版本快速准确解决问题,是在1.0基础上的巨大升级!
10月14日,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峰论坛上,。。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发布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将民用应用的手机定位精度提升至1.2m.ICT研究所研究员刘旭解释说:“当我们开车导航时,
手机经常分不清自己是在主路还是辅路,因为传统的定位精度不高。"
新发布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北斗定位2.0版)基于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实现秒级定位,并将定位精度提升至1.2米(装配车载天线时精度可达亚米级)。
1.2米的高精度意味着可以实现车道级定位。
北斗三号“落地”,老百姓乐此不疲。
7月31日,我国自主建设运营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为全球提供优质服务。
普通人如何申请北斗三号?通过。。信通院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普通人可以通过手机使用北斗的高精度定位。
“北斗定位服务2.0版本的发布,意味着利用手机实现车道级高精度定位已经进入正式业务。”刘旭说,“只需要升级固件和软件版本,不增加硬件就可以实现车道级定位。”
图片来源:视觉。。
北斗定位2.0版可以在数据更加立体展示的基础上,实现高精度定位服务。刘旭说,基于北斗三号系统的布局,定位平台除了星历数据外,还能提供更多的高精度轨道差、高精度电离层模型等参数。
这得益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布局和数据采集。
在原有快速定位服务的基础上,2.0版本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升级,将广播星历和PPP辅助数据一起发送到智能终端,在芯片和数据应用层会有更多的参数,可以实现高精度定位。
1.0到2.0,从追赶到并驾齐驱再到以特色取胜。
2000年左右北斗系统刚起步的时候,GPS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应用,差距很大,一定要迎头赶上。
“2013年北斗的定位还是分分钟计算,因为卫星定位需要计算相对位置。”刘旭说,这些信息叫“星历数据”,需要直接从卫星上下载,成本太高,广播强度弱。
地面和卫星至少需要30-50秒才能“知道”对方的位置,然后计算的时间更长。
图片来源:视觉。。
这样的定位时间很难满足日常需求,用户根本无法接受,更别说和GPS竞争了。
既然定位时间的“最长板”是“星历数据”的获取,那么要大幅缩短定位时间必须直击“痛点”。
可以不从卫星上下载星历数据吗?答案是可以。刘旭解释,如果有一个平台把所需要的星历数据放到服务器上,地面定位请求可以直接到服务器取用,将大大缩减时间。“一个星历数据的文件1KB不到,毫秒级就能传完,
最终三、四秒钟就能定位成功。”
2018年,。。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其中包括网络辅助快速首次定位技术的攻关。
“那个时候实现的是:GPS有北斗也有。”刘旭说,1.0版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每天的活跃用户达到1.8个亿,每天的业务量超过30亿。
如何把更多的用户吸引过来,展现。。北斗全球定位系统的优势?
“如果北斗和GPS一直并驾齐驱,那原来的差距会一直存在。如何缩短差距,需要用差异化的服务来推进整个北斗产业的发展。”刘旭说,2.0的又快又准将给用户提供与GPS不同的使用体验,
引导用户、厂商主动把北斗用起来,以构建更好的“北斗生态”。
“过去有人认为有GPS就够用了,或者认为北斗和GPS同质化严重,但现在差异化正在显现。”刘旭说,。。北斗正在创造出更多的应用“蓝海”。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号)
标题:北斗定位2.0版来了!普通人手机可用,全免费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63459.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