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克网 手游攻略 软件教程 高考填志愿哪家强?各路APP来作答

高考填志愿哪家强?各路APP来作答

时间:2025-07-09 10:01:30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0

高考结束了,但是填志愿这个大问题依然摆在高考生面前。人生的重大选择,左还是右?这一次,各种app会帮你做决定。

又是一个六月,第一批00后在这两年陆续参加高考,但高考的结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意味着真正的“解放”,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无数走过来的人回头看,高考可能是最简单最简单的一件事,因为它只有一个设定的目标,——,达到标准答案。

未来的人生会有无数的选择,往往无法判断是对是错,但我们都希望得到最优解。填志愿其实是做选择的第一步。

80后志愿者的时候,互联网公司还在起步阶段;95年以前的年轻人,大多没赶上移动互联网的好时代。95后,00后,这群高考考生,属于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

互联网公司应该抓住这个增长机会,无论是出于社会价值的考虑,还是试图在红利封顶的环境下赢得新一波年轻流量。

自然,各种app都做了大量的策划。虽然看起来都是在给考生提供学校、专业、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建议,但其实都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基因和内容调性。

第一,选择给出科学的建议并不容易。这群年轻用户来了,但app能不能接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去观察了市面上主流的已经高考志愿的互联网产品。

1.百度和今日头条作为工具资讯app或者信息流产品。百度和今日头条的逻辑基本一致。都在尝试利用大数据为考生提供信息服务。除了和第三方合作,甚至还引出第三方app。

但这里只讨论各种app的主战场。

在客户端,百度和今日头条都选择与高校官方合作。主要内容是。。,有文章和问答。

百度app在首页给出了高考题目的。。。以下分为院校选择、专业库、智能志愿、高考题四个部分。其中院校的信息是从百度百科抓取的,专业库可以查看薪资排名甚至男女比例。

在今日头条,你需要主动搜索“高考”,标签页就出来了,包括专业解读、大学排名、大学分数线选择等。并提供智能志愿者报告。

百度的做法是与大学官方和学科老师合作,甚至邀请自己的专家和工程师推出一系列介绍学校和专业的。。。

百度的系列。。有一些干货。高校老师倾向于介绍学科本身和研究方向,而在百度工作的专家更注重学科的应用。两个。。的结合有助于考生从整体上了解该专业的全貌。

但是。。有它的缺点:百度每个。。的长度在1小时左右。对于面临人生关键抉择的考生来说,不能说花1个小时不值得,但本科志愿填报的正式时间往往只有4-5天。这样一来,

看一个。。1个小时是非常高的时间成本。

相比之下,头条的。。推荐相对优化,可以看做是与第三方合作的结果。时长10分钟左右,观看成本低。

但两家公司的。。都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重点信息引导,没有对重点进行总结,没有标注时间节点,不利于考生快速查阅和记录笔记。

如果时间充裕,从高考结束后立马开始进行志愿准备,。。其实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本着效率第一的原则,毫无疑问首选文字。

在内容方面,百度利用百度知道,提供一些专业性问答,但百度知道是一个全靠百度流量制成的问答产品了,其回答质量并不够高。而头条则利用强大的推荐算法,给考生推荐内容,但这种基于算法的推荐,

有时会出来一些噱头十足、情绪导向、过于片面的内容。

让百度和头条官方主导去做内容,并不是他们的优势所在,这些策划更多做到了“形”,但没有“神”。

2. 知乎反观内容类社区,则是另一种思路。这里我以知乎为例来聊一聊。

作为问答类社区,知乎各种领域的答主经年累月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分享,共同撑起来了庞大的虚拟资产,就这一点来看,不是一蹴而就的热度策划所能比拟的。

从底子来看,知乎优质内容够多、够有价值。对于高考生而言,用户有身份标志,比如工作经历和身份认证,另外,根据内容贡献标记出的优秀回答者也是官方的一种背书。

产品和内容策划方面,知乎也有一些动作。为了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知乎在开屏首页给出引导,主动搜索“高考”后,会有高考专题页出现,从选城市、选学校、选专业,甚至到高考失利,都有一系列问答。

有些问题其实几年前就有,但现在来看回答质量依旧很高。

在这件事情上,知乎区别于所有平台——不是紧追热门,而是展现过去八年的内容积累。

另外,知乎也在利用强运营的方式,推出高考志愿主题的知乎圆桌,利用精选的方式推荐给考生和家长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和回答。

知乎的高考专题。。主打“过来人”的概念,比起百度和头条与高校官方的强合作,知乎更注重真实经历和经验的分享。

但有一点可能是知乎自己也没有想到的,这里不仅是过来人怎么说,还包括客观的第三方怎么看。比如说,对热门专业的追逐真的那么重要吗?这里会有专业hr的看法。

作为一个内容社区,知乎真正做到多形式,回答、文章、live、付费咨询应有尽有。拿live来说,以音频为主的live似乎没有。。那么洋气,但主讲人的身份背景介绍、讲座简介、内容大纲等信息都非常完备,

这是其他平台都很难做到的一点。

道理不难想,为了追赶热点,势必时间仓促,几乎只能完全寄希望于主讲人,平台花在前期沟通和后期审核提炼上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但别忘了,知乎live早在16年就推出,关于志愿填报的live并不是今年才有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后来者能看到评分信息,这是最能降低筛选成本的方式之一。

应该说,工具。。和内容社区各有优劣。就像旅行一样,你可能得去一个城市的制高点俯瞰,窥一下全貌,但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和肌理,还是得去和这个城市里的人交流。

综合来看,工具类型或信息流App做高考策划有形,再借助内容类社区进一步答疑解惑,也许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个整体路径。

二、探究归根结底,填报志愿这件事情还是要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根本痛点说起。

或许有人认为,年轻一代比80后们掌握更多信息,大城。。大的孩子会比小城市掌握更多的信息。整体来说的确如此,但要具体到人生规划和专业选择,倒也不见得有多么大的优势。

有上海的朋友在08年歪打误撞进入一所名校的计算机专业,在世俗眼光中这是命运眷顾开了金手指。三四年后开启的互联网热招,几乎每个人都能拿到其它专业羡慕到眼红的多个offer,起薪动辄达到20w-30w。

但事实却是,那时计算机专业生源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学科竞赛的佼佼者,二是被调剂的考生。大神们无需老师来教,自己开始写代码,这位朋友陷入了绝望,最终选择转专业,毕业后投身文化艺术界。

那么信息互联网时代能够让00后们进步吗?第一批90后大概是在小学或初中拥有家庭电脑,上了大学才有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相比之下,00后几乎是在电子设备陪伴下长大,

似乎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理应有更多个人意志,但事实也并非如此。

这怪不得他们。18岁以前,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三点一线,学校、家、补习班(可以任意替换成宿舍、食堂)。为考生们提供咨询时,常常得到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想做什么”以及一句反问”有什么推荐的专业吗”。

此前,出于兴趣,我做过一份小规模、有225人参与的调查问卷,包括107名应届高考生、118名本科以上以及已经工作的群体。

有97人主动提出对高考填报志愿的建议,其中最为。。性的是,26人提到兴趣很重要,具体一点则表示高中就应该去思考这个问题,早点明白自己喜欢什么并合理进行规划,这样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简单很多。

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个人意志比单纯的追求热门更加重要,但这需要家庭有意识地引导,不仅是从小对兴趣爱好的培养,还包括对整个世界的有意识探索了解。

可这一点对普通家庭来说太难,就算工作后进入社会,30岁左右的人也未必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

因此,对于填报志愿而言,在短时间内做一些测试、寻找最大程度发挥自己优点的专业,同时考虑就业前景,就是一种稳妥的选择。但明智的选择来之不易,报志愿比高考本身更加艰难,也更为重要。

结合问卷的几个问题来看,往后对学校、专业的满意程度与填报志愿时了解到的信息量和准确性呈绝对的正相关:

18.64%的人对学校、专业的满意程度超过85%,因为他们认为学校专业基本符合预期;另外18.64%的人认为自己的学校、专业与预期差距非常大,他们对学校、专业的满意程度为31%;此外,

还有10.17%的人在填报志愿时基本没有了解过学校、专业情况,他们对大学的预期是空白的,因此他们对学校、专业的满意程度只有25%。这几年,”城市、学校和专业没有想象中重要“的言论似乎变成了。。正确,

实际上是一碗毒鸡汤。

一句没有说出来的前提是,如果选择、决策错误,那就尽力通过个人努力力挽狂澜,可这其中的沉没成本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

从填报志愿起作出相对更合理的选择,难道不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吗?

三、思考不过,即便有这么多App,他们或许擅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但人生选择不是由大数据和机器算法决定的。

填入分数、名次,然后获得智能院校推荐,甚至还能看到各行各业的薪资排序、男女比例……

听起来很智能,但这真的明智吗?

在填报志愿或者说人生选择这件事上,大数据并不能够提供个性化指导,或者说,大数据不会告诉你薪资高的行业,代价是什么,可能是没日没夜的加班甚至通宵,可能是看起来高大上的银行需要坐三年前台。

城市、学校、专业、科研、就业……每个考生和家长看重的东西不一样,重要性也有先后之分,落到解决方案上,还是在于人。

一种说法是,长辈的人生阅历和见识已经不足以指导这一代人,对于非一二线城市来说尤其如此。

那种传统的熟人之间的连接,在互联网时代的2019年的确已经不再奏效。父母、亲戚以及他们的同辈。。多会出现信息过时、对新兴行业不信任的问题。

换句话说,父母自身的知识储备,哪怕再加上他们的关系脉络,都不足以支撑起为这一代00后填报志愿、出谋划策的诉求。

与其依靠父母长辈,不如选择同辈的信息渠道,校友群就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方式

不过,这类群会出现活跃成员年龄偏低的问题,大多是大三以下的在校生比较活跃,可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只能提供学校和专业信息。

在这种群中,获取信息的方式是群内或一对一的聊天,时间成本过高。同时,志愿群需要经营管理,一旦核心成员毕业、工作,整个群就会缺乏引导。校友之间通过高中作为纽带,

但无义务提供不间断、持续、具体的点对点帮助,更何况每年高考志愿填报都会与大学考试周重合。

由此反观,知乎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它不只在做一个高考专题,而是能够提供全路径的解决方案。高考填报志愿只是一个切入点,但从城市、学校、专业选择,到就读体验、实习、校招、工作,

你可能只有在知乎才能够找到相关联的一切。

高考志愿的填报、选择没有对错和高下之分,针对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给出的回答和解释也有所不同,知乎从来不会提供一家之言,而是多家思辨,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

先通过学校、老师了解志愿填报规则和技巧,利用百度、今日头条等工具或资讯类app了解概况,再通过知乎这样的内容社区听取一些个性化建议,也许是比较科学的组合。

对于这一代00后而言,重要的是他们在多年后回头,能够说自己填报志愿,是在了解充分信息的情况下作出的第一个人生重大选择。也许并非最好、最正确,但这是18、19岁的他们尽力做出的最优抉择。

#专栏作家#吴怼怼,微信公众号:吴怼怼(esnql520),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专注互联网内容、品牌与公关领域个性解读。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标题:高考填志愿哪家强?各路APP来作答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63518.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讯推荐
更多
Tiktok专用的梯子加速器(TK加速器全球加速)

Tiktok作为当前最火爆的短视频平台,受到了全球用户的热烈欢迎。然而,由于网络限制或者其他原因,很多用户在观看

2025-07-09
怎么不让快递放菜鸟驿站

菜鸟裹裹怎么禁止放快递?经常网购的小伙伴都知道,如果附近有菜鸟驿站,那么驿站的快递员会默认选择放在驿站中,并

2025-07-09
德国游戏排行榜前十名(德国出品的游戏)

中国的玩家可能在新闻里听过德国科隆游戏展,但对德国的游戏却感觉很陌生。游戏玩家大部分多少应该都体验过SL

2025-07-09
菜鸟驿站怎么送货上门

菜鸟裹裹怎么送货上门?有过菜鸟驿站拿快递的小伙伴都知道,很多菜鸟驿站在派送快递时,默认是放在菜鸟驿站,需要我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