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热线」70年前这位纳西英雄率17勇士夜袭水原城,逝后魂归故里…
“戴汝吉爷爷是我最崇拜的英雄。他抗美援朝的事迹一直激励着我。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如集小学六年级学生杨德祥说。
。。加载.
今天(2020年10月23日)13:00,丽江市古城区如集小学举行主题班会。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学习了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他还向学生们讲述了丽江纳西族战斗英雄戴汝吉带领17名勇士夜袭水原城的英雄事迹,让学生们铭记历史,懂得感恩。
戴汝吉和汝吉小学
戴汝吉,纳西族,丽江古城文志村人,1922年出生,1950年加入。。人民志愿军。
1951年初,参加白云山阻击战。1月25日,时任三营副营长的戴汝吉带领17名战士,夜袭水原城,摧毁敌指挥部,消灭美军宪兵一个排,击毁敌车辆7辆,迫使美军撤出水原城,战功卓著,升任1营营长。
然后带领全营与敌决一死战,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送回锦州救治。同年7月初,他返回朝鲜前线。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6年出版了《志愿军一日》一书,收录了《夜袭水原城》。出版《志愿军战斗英雄戴汝吉》本。。。。。人民志愿军总部立下大功戴汝机一次,三等功一次。
授予“人民英雄”“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枚“三级国旗勋章”和一枚“军功章”。1961年调到黑龙江绥棱县,历任县建设局、工业局、交通局、电力局副。。,并任县CPPCC(.....涉及敏感内容网站自动屏蔽.....)。
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干部”。1983年11月3日,病逝于昆明。
如集小学位于古城区大研街道五一社区温明巷。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原名萧中书院,民国时称西苑小学,后改为文志尚易小学。是丽江最早向纳西族传播。。文化的地方。这所学校有许多有才华的学生。
如李耀尚、方国瑜、戴如吉。戴汝机是这所学校的学生。虽然他在外工作,但他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和本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他省吃俭用,把多年积蓄捐给了母校。
1983年11月,为纪念。。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戴汝吉关心家乡教育、捐资办学的精神,当时的丽江县委、县。。将学校更名为汝吉小学,并在校内修建了纪念亭。2012年,汝箕小学旧址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集小学
戴鲁基纪念碑
十八名勇士在夜间突袭了水原城。
水原位于首尔以南44公里处。1951年1月25日夜,。。人民志愿军“十八勇士”搅动这座当时是韩国首都的卫星城,痛打守城美军。在晚上突然袭击美国士兵,
历史记载“十八勇士在夜间袭击了水原城”。
。。来源凤凰。。(2010年制作)
1951年1月16日,志愿军第50军149师师长金振中接到军首长传达总部首长的命令后,指令447团派出侦察分队对盘踞水原城的敌人进行夜袭。团长张振山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三营副营长戴汝吉,
并与8连全部及师警卫连与团侦察排共200多人组成侦察分队。
戴汝吉率领侦察分队冲过敌人的层层封锁线。25日晚,他们在攻击位于汉城以南约50公里的水原城时,多数指战员被敌人的10多挺机枪组成的火力堵在了城外。面对重重困难,戴汝吉只提了一个要求:“如果我牺牲了,
请组织追认我为共产。员!”
戴汝吉率领冲进城内的17名战士,沿街边打边冲到一座大楼,18勇士用手榴弹、冲锋枪、轻机枪向大楼院内的敌人指挥所一阵猛打,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接着,他带领战士们冲进院内又是一阵猛打,毙伤美军60余名,
击毁、烧毁敌汽车10余辆,缴获迫击炮2门、电台1部、轻机枪1挺,俘获美军宪兵1人。18勇士夜袭水原城的事迹在1951年3月3日的《人民日报》 作了报道。
戴汝吉率部夜袭水原城,震慑了敌人,为。。人民志愿军准备第四次战役获得了重要的情报。战后,戴汝吉用文字记录下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战斗。
夜袭水原城
戴汝吉
向上滑动阅览
天刚破晓,云雾正浓的时候,敌机就在我白云山一带阵地的上空来回盘旋,不一会,对空监视哨报告,一架敌机在水原机场降落,根据这些征候看来,敌情可能有了变化,我必须到前沿去亲自观察一下。
爬上仪上洞前山时,晨雾已渐渐散开了。我和副排长吴亮站在观察位置上,举起望远镜,山下情况看得清清楚楚。果然不错,南逃的敌人正转回头来往北回窜,弯曲的公路上,一群步兵随着三辆坦克小心翼翼地向水原城蠕动。
他们三步一停,五步一站,对着昨晚他们放弃了一个空城,好象面临着大敌一样。敌人进城后,传来一阵阵杂乱的枪声。
看完了这场滑稽的“入城式”,吴亮笑着问我:“副营长,城里不是空的吗你听,这枪声,敌人跟谁干起来了”我也笑了起来说:“这是美军有名的战术,叫做‘威力搜索’,其实是做贼心虚,放放空枪,壮壮胆子而已”。
枪声停止了,从城里露出四十多个美军,径直奔我们这个山沟搜索过来。
我立刻叫吴亮去命令2排准备战斗,并且告诉他们,敌人不进沟不准开枪,千万不准随便暴露。
敌人越逼越近,眼看到沟口,小战士李春成简直忍耐不住了,他指着身边一堆黄豆对我说:戴副营长,下命令吧!你看这堆豆子,敌人倒下一个,我就放个豆子,整整四十五个;你一下命令,我就像吃下这把豆子一样,
把敌人全收拾掉!”
敌人到了沟口,忽然停下了。朝沟里放了几枪,探头探脑地看了一下,然后来个向后转,逍遥自在地按原路回去了。
阵地上立刻热闹起来,同志们都来要求战斗任务。这个说:“送到嘴边肥肉,不能让他跑了!”那个说:“追来追去,这下追上了,一定要打个痛快!”。老实讲,我也是要打个痛快,但我们的任务是侦察敌情,配合作战,
既然敌人没有发觉,我们是不宜过早暴露的。
我把观察到的情况报告了团部。
等到傍晚,团的战斗命令来了,乘敌人立足未稳,连夜袭击敌人,抓俘虏,了解情况。你看,这正符合我们的心意。
天黑了,随着夜幕的降落,刮起了强劲的西北风,黑沉沉的天上没有月亮,也不见一颗星星。我带着八连的勇士们,悄悄地下了山,沿着公路,神不知鬼不觉地向水原城摸去。
公路上缭黑而又寂静,西北风呼啸着扫过峡谷,淹没了我们的脚步声,在黑夜里,只见前面同志左臂上的白毛巾,像模糊的白点子在微微地晃动,不一会,水原城堡的黑糊糊的轮廓出现了,紧接着,
前面传来一阵叽哩咕噜的讲话声,我赶紧把手往下捺做个手势,部队机警地伏在路边。好家伙!再往前走两步,就要和敌人撞上啦!我们摒住呼吸,停了一会,在说话处闪了一下火亮,现出了两个人影,
原来敌人哨兵在抽烟呢!我低声对大家说:“不要紧,顺路边跑步前进!”我们就这样越过了第一道岗哨。
“哈罗!……”路左边第二道岗哨问口令了,我们不理他,一劲往里冲,不料那个家伙放开嗓子喊了起来,机枪手倪玉成要开枪打,我连忙阻止他:“别管他,前进!”敌人的哨兵看着我们大摇大摆的样子,
可能以为是“自己人”吧,喊了两声便不喊了。第二道岗哨我们又闯过去了。当我们接近街口时,敌人终于发觉了。惊慌失措的敌人像被火烫了一样,乱喊乱嚷起来,啪啪啪,一梭卡宾枪子迎面扫来,
左边小房里一挺轻机枪封锁了路口,子弹在身前身后噗噗地响着。在这里多停一分钟都是不利的。
“陈有智,快把机枪火力点干掉!”
陈有智是个有智有勇的小伙子,他拔出两颗手榴弹,一纵身便跃过了公路,只见红光一闪,轰隆两声巨响,敌人机枪哑巴了。我跳起来喊道:“同志们!随我冲呀!”我们象一把尖刀一样,直向街里插去!
我们刚刚冲到街口,背后忽然又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我回头一看,只见街头上各处敌人的火力点完全开火了,十多挺轻重机枪狂喷着火舌,把我们的队伍拦腰卡成两截,连队的大队全被卡在城外了。
这对街道两侧暗处的机枪也响起来,我们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网之下,一秒钟也不能迟延了。我一看,我们已经不能再返身接应后面的队伍了,就立刻果断地命令战士们:“跟我来”带着战干们向街里冲去。
一口气插到街中心,在十字路口左边,发现了一座大楼,楼房四周被黑森森的树丛和铁丝网绕着。院子里灯光明亮,人声嘈杂,几辆吉普车正在发动,惊恐的敌人乱成一团。一看就知道这是敌人的什么。。。正合我们的口味。
我立刻布置战斗,但是当我检查人数时,我暗暗吃了一惊,原来我们只冲进来十八个人,其余的全被敌人的火力阻在城外了。十八个人太少吗当然不多,可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是人数的多少的问题,
而是一定要完成任务的问题了,我相信我的战士,在龙潭虎穴里,他们是能以一挡百的!
“倪玉成,你们班封锁住街口;廖忠良,你去堵住院门,其余人跟我往里猛打!”“打”字刚一落音,手榴弹、冲锋枪、轻机机像一阵暴风似地向院里扑去。遭受突然打击的敌人顿时朦头转向,哇哇乱叫,有的向房子里跑,
有的往汽车下面钻,一辆古普车开着大灯想冲过去,但咔的一声撞上了另一辆,不动了。小战士李春成一见敌人像掐了头的蚂蚱一样,乱蹦乱窜,便高兴得大声喊了起来。
敌人被压缩到大楼里,我趁机带着战士们跳进了院中。一个战士向楼门冲去,被打伤了。李春成敏捷的跃到窗口,朝里面扔了两颗手榴弹,陈有智也抱着冲锋枪死堵住楼门。但敌人在窗口、楼梯上拼命地向我们射击,
堵得我们无法冲进去。正在这个紧急关头,吴亮带着三个战士,王洪培带着一挺轻机枪赶到了。我命令王洪培用刺刀砍断楼房周围的电话线,断绝敌人的联络,命令吴亮小组向楼里猛冲。
吴亮刚冲进楼门,便抱着右手跳了出来,鲜血顺着袖子往下淌,我说:“吴亮,能行吗”“行!”他咬紧嘴唇又冲了进去,不一会,他便连拉带扯地拖出一个脖子上还挂着卡宾枪的美军。他的右臂已全被鲜血染红了,
但吴亮像忘记自己负伤一样,一转身又消失在楼门里。
在院子里,借着车灯惨白的光亮,我忽然发现俘虏的臂上戴着有“MP”字样的袖章,我立刻兴奋地大声喊叫起来:“同志们,往里冲呀!这是敌人的指挥部,我们已经抓到宪兵了!”随着我的喊声,战士们更勇猛地冲进楼门,
爆炸声,喊杀声几乎把楼房的顶盖掀飞了。这时街道上也展开了激战,倪玉成小组英勇地阻击着前来增援的敌人。
红色的曳光弹划破夜空,枪声在外面激烈地响着,但楼房里的战斗已结束,王洪培和陈有智从楼上押下来四个俘虏,其中有个李伪军翻译。我问他楼里还有没有敌人,他哭丧着脸说:“没啦!没啦!统统地死了。
”这时我叫战士们找一找有没有打伤或打死的军官,李春成在屋角里喊道:“这里还有三个死家伙……”我赶过去看时,李春成正待伸手去翻着他们的肩章,不料三个死人一骨碌地坐起来,惊慌地举起双手。我们根据这些经验,
在汽车底下、垃圾坑里,又搜出不少这样装死的美国宪兵。
胜利鼓舞着战士们,大家还要往街里打去。但时间不早了,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我命令把带不走的汽车和军用物资,全部放火烧掉,然后和战士们押着俘虏朝东门方向冲去。
当我们冲出东门,登上一座山岗时,只见城里火光冲天,烟雾弥漫,枪声还在啪啪地乱响。
“现在敌人打谁呢”一个战士问道。
“大概打他们自己吧!”
—阵爽朗的欢笑声在晨风里飘荡着。
我的父亲戴汝吉
“小时我只知道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英雄,但对于父亲的事迹却一点也不了解,因为父亲在跟我们讲战场上的故事时,从不提自己。我第一次知道父亲的英雄事迹还是从连环画上看来的。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看到同学们在传看一本叫《血战白云山》 的连环画,出于好奇就借过来看,
谁知却在书中第一页就看到了父亲的名字:‘上级交给三营副营长戴汝吉一个任务……’ ‘戴汝吉带领着十七个战士在火光弹雨中冲进了水原城……’ ‘戴汝吉用最后三颗子弹打倒两个敌人……’。 那天中午放学后,
我马上把这本连环画带回去给母亲看,母亲才跟我讲述了父亲的事迹。我这才知道父亲原来是志愿军十八勇士啊!”据戴汝吉长子戴群智告诉记者,戴汝吉为人谦逊、低调,从不宣扬自己的事迹,父亲夜袭水原城那年,
戴群智出生,他便给自己的孩子的小名取名为“水原”。
上图左为戴汝吉,中为戴群智,右为丁淑兰
在家庭教育方面,戴汝吉教育孩子要学会自立自强,戴群智说:“父亲是抗美援朝人民功臣,但他在日常生活中从不宣扬自己,从不以功臣自居,工作中任劳任怨,被人们称为‘老带头’。他在战场上不怕苦不怕牺牲,
英勇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子女六人,给我们带来很大影响。‘打铁先要本身硬’是父亲经常教育我们的话,使我们学会自立,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好好做人。”
戴群智(戴汝吉长子)在朝鲜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乡土之恋,民族之情。”据了解,身为纳西族之子的戴汝吉,虽17岁(1940年)时即离开故乡,在外多年,但对生养自己的丽江,终生热爱眷恋。1961年,把平时节俭积累的工资,捐赠给了汝吉小学。
在离乡二十四年后(1964年)首次回丽江省亲时,依旧乡音如故,备受乡亲父老赞誉,当时还特意从东北带回优质黄豆品种献给家乡。戴汝吉的六个子女均生在外阜,大女儿取名即为戴丽江。在戴汝吉的熏染下,
其子女们以纳西族为荣,自幼即对家乡及本民族的习俗、节日、风情、地理领悟熟识,成年后来到家乡,熟同故里。
戴汝吉逝前照片及黑龙江赠送的牌匾
不畏艰难险阻
为和平与正义奔赴战场
戴汝吉不仅是。。的英雄儿女
更是纳西族的好儿女
今年是
。。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让我们
铭记历史
向英雄儿女致敬!
部分图片、。。由汝吉小学、戴群智提供
记者/雷凤娇杨国辉
编辑/雷凤娇
责编/李铁成
新闻热线/0888—5122344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