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洽洽食品:瓜子焕新机,坚果未来可期
(报告制作人/分析师:信达证券马铮)
1报告逻辑市场对洽洽的质疑主要集中在:1)瓜子品类发展天花板明显。我们认为瓜子的龙头地位稳固,业务量有望随着打包率的提升而提升。洽洽提出百万终端计划,在渠道端推出数字化管理系统。
目前其覆盖的终端数量在50万左右,在渠道的深耕和精细化运营下,渠道渗透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产品端,恰恰在2015年推出了蓝袋瓜子,击中了年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推动了瓜子业务的年轻化。目前山核桃等风味瓜子仍在快速发展。葵真定位高端瓜子,满足市场消费升级需求,依托现有的产品力和品牌力,
洽洽在瓜子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洽洽50%左右的原料采购自农业订单,上游控制力强,20多年打造的品牌势能强,终端提价能力强,瓜子业务盈利有保障。
同时,毛利率较高的风味瓜子和葵花籽占比增加,有望促进公司瓜子的盈利能力。2)日常坚果品类很难放大。洽洽在多元化阶段的薯片、馅饼等品类都没有成功培育出大单品。
市场对洽洽能否成功创造第二类坚果心存疑虑。我们认为树坚果滚道市场规模约700-800亿元,人均消费与国外差距较大,赛道空间大且高成长,行业格局极为分散。三只松鼠主要是单坚果。
而市场量只有50亿。洽洽专注于日常坚果,2021年细分品类规模约115亿元。产品主打“新鲜”概念,依托强大的线下渠道力量,弯道超车,目前天天坚果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看着频道,
目前坚果每日上市率只有30%,渠道渗透率的提升有望带来成交量的提升。由于行业目前处于品牌抢占市场规模的阶段,洽洽的坚果日净利润率只有3-5%,相比瓦隆,盈利能力提升空间较大。恰恰也在尝试推出风味坚果。
品类的延伸有望打开广阔的空间。洽洽在品牌美誉度/知名度和渠道深度上具有竞争优势,可以预期未来会在树坚果品类上深耕。核心优势:擅长品牌营销,品牌潜力高。瓜子发展初期,用牛皮纸袋突破。
日常坚果采用亮黄色包装,率先抓住消费者心智,品牌营销能力强。经过多年的发展,洽洽=瓜子深入消费者心中,瓜子的龙头地位稳固,具有良好的终端溢价能力。在“洽洽”品牌的高势能辐射下,产品创新和放量的成功率有望更高。
二曲坚果的培育成功可见一斑。渠道积淀深厚,纵深感强。公司经过20多年的渠道深耕,渠道终端覆盖面广,单个经销商平均销量大,经销商体系质量好,经销商管理、定价、交叉销售管控能力强。
在强大的渠道赋能下,新品势头迅猛。从10年推出薯片,次年销量达到近3亿元,到17年推出日常坚果,次年销量达到近5亿。
2.。。坚果类成熟,树坚果类发展加快。2.1.坚果市场1000亿,格局散在坚果市场,树坚果增速快。根据沙利文的数据,2020年榛子坚果炒货市场空间为1415亿元。
2015-2020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2%。根据原料的不同,炒货坚果主要分为两个子轨,分别是以花生、瓜子为。。的。。坚果和以开心果、澳洲坚果为。。的树坚果。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20年坚果消费总量约为530万吨,城乡人均消费量稳步增长。目前国内坚果炒货市场主要涉及三只松鼠、恰恰、良品铺子等。按大小分。
可分为50亿规模的三只松鼠、恰恰,以及10亿级别的好店、来伊份、卧龙等。整体来看,我国炒货生产企业较多,但目前行业整体集中度不高。
2.2.预计树型螺母管道的数量和价格都会增加。树坚果终端消费预计约100万吨,市场规模预计700-800亿元。根据INC的数据,2019年。。主要树坚果消费总量约为70.54万吨。
2015-2019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约为19%。按照这个复合增长率,我们预测2021年国内树坚果整体销量在100万吨左右。对标2019年树坚果的世界消费量和原料价值,
据估计,。。原材料的市场价值约为55.5亿美元。
按照2019年平均汇率6.91人民币/美元计算,坚果直接原料平均占原料成本的90%(指卧龙直接原料占90%左右),坚果毛利率约30%(指洽洽坚果毛利率),
整船树坚果货值约609亿元。考虑到国内原生或轻加工坚果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以及三只松鼠创始人张燎原的发言,预计树坚果终端零售的市场规模约为700-800亿元。
与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人均树坚果消费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INC的数据,。。高消费的树坚果主要是核桃、杏仁等。价值相对较低,高价值的澳洲坚果和山核桃消费较少。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的树坚果人均消费量相对较低。就总量而言,
。。的树坚果人均消费量只有美国的1/4。从品类来看,高价值的澳洲坚果和山核桃远低于美国的人均消费水平。
整体来看,。。树坚果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品类结构升级和数量增加的推动下,。。树坚果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大。
树坚果行业竞争格局分散。2021年每日坚果市场规模约115亿元,洽洽市份额排名第一。
根据树坚果的加工深度,目前国内主要的产品形态有单一坚果、混合坚果和风味坚果。目前市场以单一坚果为主,市场份额最大的是三只松鼠,约40亿元。《每日坚果》由瓦隆于2015年推出。
随后开启坚果品类发展新纪元,洽洽、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等品牌相继入局,“每日坚果”品类迎来快速发展。
2021年市场规模约为115亿元,凭借线下渠道多年深耕的基础,洽洽2021年在每日坚果赛道市占率约为11.9%,相继超越沃隆和三只松鼠,跃居行业首位。口味型坚果目前在国内处于刚起步的阶段,
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主要品牌包括汤姆农场、甘源等。
2.3. 籽坚果品类成熟,洽洽瓜子独占鳌头
籽坚果市场规模约为600-700亿元,瓜子品类相对成熟。葵花籽原料目前国内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主要产区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食用瓜子行业目前发展基本成熟,消费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据USDA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葵花籽食品消费量约为90万吨,销量上基本触顶。按照洽洽出货口径约为2万元/吨计算,对应零售口径约为4万元/吨,考虑到市场上部分小品牌吨价相比洽洽低,
按照3.5万/吨计算包装瓜子吨价,假设瓜子市场包装:散货销量比为1:1,散装瓜子按照2万/吨进行计算,则对应葵花籽零售端销售规模约为250亿元左右。
瓜子品类竞争格局稳固,其他品类集中度分散。
从瓜子赛道的竞争格局来看,洽洽是瓜子赛道唯一一家实现全国化销售的企业,其他品牌更多局限在区域内销售,如陕西地区的金鸽,江浙地区的华味亨、大好大,北方市场的多味和正林,西南地区的徽记,
以及和洽洽同起家于安徽的真心。
洽洽在包装瓜子赛道市占率一骑绝尘,2021年约为50%左右,金鸽、正林、真心等品牌市场体量处于行业第二梯队,市占率约为5-10%。
其他籽坚果如花生品类竞争格局分散,头部品牌黄飞鸿市场体量亦不大,体量在10亿元以下,青豆、蚕豆等炒货整体市场集中度亦不高,头部品牌甘源单一品类体量约在2-3.5亿左右。
3 瓜子龙头再出发3.1.推蓝袋瓜子焕新机,黄袋添新增长极
2001年洽洽食品在创始人陈先保的带领下于安徽正式成立,主营瓜子、每日坚果等休闲食品,经典产品包括红袋、蓝袋洽洽瓜子、小黄袋每日坚果等,于2011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深耕炒货坚果行业20余年,
产品远销国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高。
2001-2007年,创业和品牌打造阶段,确立瓜子龙头地位。2001年8月9日,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并于当年营收突破4亿元,次年“洽洽”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并推出系列化产品。
2006年,安洽一厂自动化生产线竣工,2008年,公司营收突破20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瓜子之王。回顾这一阶段洽洽得到快速发展的本质原因:
1)产品差异化创新:推出煮制瓜子的概念,突破了传统炒制瓜子易上火、易脏手的痛点。采用牛皮纸包装并在其中放入文化卡片、对当时市面上普遍采用报纸和塑料袋的包装形式降维打击。
2)品牌营销:斥400万巨资在。。一台投放广告,迅速打开“洽洽”品牌知名度。
3)渠道构建:采取“开箱有礼”的礼金形式激励加盟商进货,迅速打开经销商渠道,渠道精耕下沉效果显著,逐步实现全国化布局。
2008-2014:品类多元化探索,发展遇阻。
这一阶段,公司相继推出“怪U味”花生(2008年)、“嘎吱脆”薯片(2010年)、“啵乐冻”果冻(2013年)及“撞果仁”等新品,并于2013收购江苏洽康食品,拓展调味料业务。
通过外延并购和新品推出谋求多元化发展,但新业务表现平淡,对于公司整体业绩拉动无重大突破。探究此次公司多元化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公司推出的薯片、果冻、调味品等品类巨头已经基本站稳脚跟,
公司谋取巨大突破十分困难。
其次,新业务与主业瓜子协同效应不明显,难以凸显其核心竞争优势。
2015-至今:全方面改革,聚焦炒货坚果主业,瓜子龙头再出发。
2015年,创始人回归重新担任上市主体总经理职务,并对洽洽从管理组织、激励机制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管理组织端提出阿米巴模式,强化内部PK评比,提升内部管理效率;激励端,推出多期员工持股计划,
强化内部激励机制,提升中高层员工积极性;新品端2015年推出蓝袋瓜子系列、2017年推出小黄袋每日坚果,并于2015、2018年先后剥离合肥华力、江苏洽康等非核心资产,聚焦发展主业瓜子和坚果业务,
优化了公司资源配置,提升公司新品的成功率。全方位调整后,洽洽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蓝袋推动瓜子业务焕发新机,成功打造每日坚果第二增长曲线。
2015年,公司创始人重新回归后,收缩产品扩张线,聚焦坚果炒货大赛道,在传统红袋瓜子的基础上,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相继推出“焦糖味、山核桃味”等蓝袋风味化瓜子,
依托公司在瓜子行业深耕多年的品牌和渠道基础,2017年起蓝袋瓜子持续放量推动瓜子业务重回双位数增长,2021年蓝袋瓜子营收规模突破10亿元。
公司以原味瓜子出发,推出风味瓜子强化市场地位,风味瓜子相比之下加工程度更深,终端溢价能力强,推动瓜子业务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17年,公司推出每日坚果切中市场健康需求,依托洽洽在坚果炒货领域的品牌基础及强大的线下渠道网络优势,每日坚果在终端形成黄色风暴,俗称“小黄袋”,接力瓜子业务的增长,终端实现快速铺货和放量,
2021年坚果业务实现营收13.66亿元。2015以来,配合内部的调整,瓜子龙头在蓝袋瓜子和小黄袋的推动下业务增长焕发新机。
3.2.民营企业,激励到位
民营家族企业,股权结构稳定。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陈先保老师,通过合肥华泰持股上市主体约42%的股份。家族式管理企业,陈奇与创始人系父女关系,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于1959年出生,90年代中期下海创业,
先后创办维多利棒棒冰儿童冷饮厂和“洽洽”瓜子厂,棒棒冰期间别出心裁推出双截棍形状,迅速打开市场,畅销多个省市。
棒棒冰业绩突破千万后,陈先保老师另辟蹊径,瞄准炒瓜子赛道,此后深耕坚果炒货行业超二十年,成功将“洽洽”打造成瓜子行业龙头,行业经验丰富,管理能力突出。
2013年辞去公司总经理一职退居二线,于2015年公司多元化战略失败后重新回归,对管理组织、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变革,产品上聚焦坚果炒货主业。改革后主业瓜子复苏明显,并成功打造每日坚果第二增长曲线。
相继推出多期员工持股计划,内部激励政策到位。
2015年公司创始人重新回归之后,公司相继推出多期员工持股计划,参加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董秘、财务总监等在内的多名高管,
以及经营单位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经理级及以上管理和专业人员、其他骨干员工等。
我们认为,多期员工持股计划完善了公。。效激励机制,深度绑定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利益,激发了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利于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
4 瓜子和每日坚果双轮驱动4.1.全产业链布局,产品品牌高势能
布局上游产业链,原料掌控力强。
洽洽约50%的葵花籽原料采用“公司+农业订单+种植户”的采购模式,原料采购的掌控能力相对强,其次,洽洽目前瓜子业务年销量约17万吨,原料采购量约占国内葵花籽供给总量的15-20%,
规模效应下原料采购具备更高的溢价能力,布局上游产业链叠加大规模采购双重保障公司成本优势。
坚果原料端,目前国内树坚果原料采购主要依托于海外,洽洽在2013年开始布局上游原材料产业,参股公司坚果派农业进行了碧根果(在广西种植约3000 亩,
目前逐步丰产)和夏威夷果(安徽长丰等地种植了约10000 亩,目前逐步挂果)树坚果的种植,完全丰产后有望替代公司10-20%坚果的供应量。
渠道积淀深厚,纵深力强。
公司建立了以经销商渠道为主的全国销售性网络,渠道纵深力强。整体下游渠道可以划分为直营大型零售商(苏果、大润发、沃尔玛等)、经销商、电商、特渠等,目前洽洽约覆盖有50万终端,终端覆盖面广。
经销商端,截止到2021年,公司有1000多个经销商,其。。内980多个、国外有50多个。与同行业的甘源、盐津等对比,洽洽单个经销商产出高,经销商体系质量优,其次,洽洽深耕线下经销渠道多年,
在经销商管理、价盘、串货等渠道管控方面能力强,依托强大的渠道底盘,新品赋能能力强。从2010年公司推出薯片品类,2011年薯片体量就接近3亿元,洽洽在渠道力上的赋能可见一斑。
洽洽深入消费者心智,品牌高势能。
洽洽迄今发展二十余年,初期凭借红色牛皮纸袋包装掀起红海突围战,叠加放置文化卡票,传统概念加持下瓜子消费独居韵味,品牌营销的基因深植洽洽公司内部,包括2017年推出的每日坚果品类,
明黄色的包装率先抢占消费者心智,上述均表明洽洽具备强品牌营销能力。
同时,经过二十余年品牌的运营,叠加终端渠道的高铺市面,洽洽具备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瓜子=洽洽深植消费者心智,在2021年第十五届。。品牌价值500强评选中,洽洽品牌价值达262.91亿元。
作为瓜子龙头企业,洽洽具备较强的主动提价能力,终端溢价能力强,主业瓜子毛利率持续保持向上趋势,盈利能力有保障。
每日坚果端,针对产品核心痛点进行品牌营销,突出“掌握关键保鲜技术”口号,强调差异化竞争,进一步强化品牌势能。“洽洽”品牌高势能辐射下,产品推新和放量成功率有望提升,第二曲线坚果的培育成功可见一斑。
4.2. 包装化率提升下,瓜子空间仍可期
瓜子包装化率提升,龙头洽洽有望受益于此,打开成长天花板。目前国内预包装瓜子销量占比约为50%,随着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瓜子的包装化率仍有望持续提升,洽洽作为包装瓜子的行业龙头,
瓜子业务的体量在包装化率提升下有望持续进一步增加。
对于市场担忧的洽洽在瓜子品类市场占有率高,成长空间受限,我们认为随着包装化率的提升,包装瓜子市场规模仍有提升空间,其次目前洽洽在终端的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随着公司持续推进渠道深耕,
瓜子业务后续增长仍有空间支撑。
渠道精耕,预计进一步提升终端渗透率。
公司目前在国内覆盖有约50万终端,而根据沙利文的数据,全国的零售终端超过300万家,卫龙目前终端覆盖69万终端,对标之下,瓜子终端仍有空白渠道。
公司计划未来3-5年实现百万终端,对于弱势市场和县乡市场以及特渠等进行深耕。并于2021 年搭建了渠道精耕信息系统,目前上线运营的有近12 万个终端,其中约78 万家为2021年新增终端。
渠道精耕战略下,市场铺货率、门店跃活率以及月人均产出均呈现逐渐提升,同时近年公司也在便利店、校园店、社区店等渠道加大了布局,终端渗透率预计进一步提升。
泰国工厂投产降低销售半径,逐步打开国际化销售新进程。
公司重视海外市场开拓,采用国外经销的模式,聚焦海外华人、华侨等目标消费群体,并对当地瓜子消费市场进行培育,目前产品已出口到亚、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公司设立泰国子公司和美国子公司,
并于当年获得便利店7-Eleven泰国瓜子销售名额,目前7-Eleven在泰国约有万余家门店,公司产品有望借助7-Eleven的门店打开泰国瓜子市场。2019年,公司泰国工厂顺利投产,
泰国地处东南亚中心,有效降低了海外市场销售半径,将持续打开国际化销售新篇章。2021年,公司海外营收达到5.18亿元,受到海外疫情的影响,21年增速有所放缓。
可转债募集产能,建成后瓜子产能提升30%以上,坚果产能提升约1倍多。
公司于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加码产能,募集资金约13.4亿元,主要用于扩建瓜子和坚果产能,建成后预计增加瓜子(包括原香瓜子、香瓜子、山核桃/焦糖瓜子)产能7.8万吨,
坚果(包括每日坚果、壳坚果、风味果仁)产能2.28万吨,其中滁州一期约3万吨的产能已于2021年投产。可转债募投项目投产后,将提升瓜子产能30%以上,提升坚果产能1倍多,
为后续渠道扩张和深耕奠定坚实的产能基础。
4.3. 树坚果大赛道,洽洽大有可为
成功打造第二品类每日坚果,每日坚果市占率跃居首位。公司在树坚果赛道依托线下渠道优势,弯道超车,目前在每日坚果品类中市占率居首位。回顾每日坚果品类的成功,
1)产品策略端,洽洽携手顶尖战略咨询公司华与华突出产品“掌握关键保鲜技术”切中行业消费痛点。坚果加工的技术门槛低,难点主要在于平衡蜜饯水分和产品新鲜度(水分高口感好但是容易滋生微生物影响产品品质,
水分低则口感差),营销上突出保鲜技术和选用冲击性的黄色包装打造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
2)营销推广端,与分众合作聚焦电梯媒体,老牌企业焕新机,品牌认知度高。
3)渠道端,采用“贴奶”战术,销售终端和奶制品等联合促销、品尝试吃等等,坚果和奶制品兼具健康送礼属性,“贴奶”战术对于传达品牌健康理念及促进动销具备切实意义。上述组合拳下,
每日坚果2021年实现营收13.66亿元,与瓜子双轮驱动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树坚果赛道空间广阔,格局未定,洽洽大有可为。
展望后续,树坚果赛道市场规模约700-800亿元,细分品类每日坚果具备营养健康的特点,预计整个品类市场规模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洽洽目前基本在细分品类确立了龙头地位,
后续终端渗透率提高下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产品营销端,公司突出“掌握关键保鲜技术”,强调“新鲜”概念,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消费者购买坚果核心关注口味、品质等,产品营销精准定位。
赛道竞争格局来看,三只松鼠在绝对体量上最大,2021年坚果品类体量达50.58亿元,但其主要为单品坚果,混合坚果(每日坚果)体量约为10亿元,与洽洽体量相当,但两者在渠道端存在差异,
三只松鼠主要在线上渠道销售,洽洽在线下渠道具备核心优势。
品类延伸端,公司也在尝试推出蜂蜜。。味的巴旦木等产品,有望持续打开品类空间。随着树坚果行业的持续发展及依托线下深耕多年的渠道优势,坚果品类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强有力的驱动。
对于市场担忧公司坚果品类可能像之前培育的薯片、果冻等品类一样规模难以做大,我们认为薯片等品类的失败主要为上述品类发展阶段成熟,市场竞争格局明确,乐事等休食巨头竞争优势显著,
洽洽在品牌和渠道上均不具备相对优势,但是对于坚果品类而言,目前市场格局未定,洽洽目前在品牌和线下渠道均具备一定先发优势,看好其在坚果品类的持续发展。
规模效应下,坚果品类盈利能力预计持续提升。
洽洽每日坚果于2017年推出,距今不过4-5年时间,2021年体量为13.66亿元,且行业当前处于玩家抢占市场份额的阶段,规模效应尚不明显。对比之下,洽洽的毛利率水平远远低于竞争对手沃隆,
净利率水平约为3-5%。展望后续,随着坚果品类的进一步提升,及对上游原材料掌控力进一步增强,坚果品类的盈利预计逐步提升。
5 估值收入端: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0.35、80.42、91.85亿元,同比增长18%、14%、14%。
考虑到提价影响及瓜子深耕渠道渗透率仍有望提升,假设22-24年葵花子业务同比增长14%、9%、9%。
每日坚果目前终端持续快速铺货当中,后续坚果品类可能也会增加单品坚果和风味化坚果,我们预计22-24年同比增长35%、29%、26%。薯片等其他休闲食品并非公司核心聚焦业务,
主要为部分渠道渗透率持续提升,我们预计22-24年同比增长5%、8%、8%。
成本费用端:考虑到去年年末公司对瓜子品类进行提价,预计22-24年毛利率分别为35.6%、35.8%、36%。坚果品类相比沃隆等盈利能力提升空间大,规模效应之下,
预计22-24年毛利率为30%、31%、32%。
费用率端,考虑到瓜子端体量较大,而坚果品类仍处于快速放量的阶段,预计整体的费用率保持相对平稳,假设22-24年销售费用率为9.3%、9.2%、9.2%,管理费用率为4.5%、4.4%、4.4%,
研发费用率为0.7%、0.7%、0.7%。预计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17、13.33、15.58亿元,对应归母净利率为15.88%、16.58%、16.96%。
估值:选取同行业7家休闲食品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公司的市盈率水平低于行业平均,考虑到短期公司瓜子提价业绩有保障,中长期坚果品类有往持续快速放量,在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亦有望提升,
给予2023年25XPE,对应市值333亿元。
市场担忧瓜子业务瓶颈明显及每日坚果品类难以做大,我们认为洽洽瓜子龙头地位稳固,打造强渠道和品牌力,2015年推出风味化瓜子,瓜子业务重新焕发新机,展望后续,瓜子包装化率提升抬升天花板,
百万终端计划下渠道深耕和下沉,终端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盈利能力在风味化和高端瓜子占比增加下亦有望提升。
第二曲线端,薯片等品类失败更多是由于品类竞争格局稳固,洽洽要从头突破难度高,而树坚果品类700-800亿市场体量,赛道大,格局未定,洽洽2017年推出每日坚果在终端掀起黄色风暴,
依托线下渠道优势及品牌知名度,每日坚果品类弯道超车,市占率当前处首位,洽洽在其中大有可为,预计打开长期发展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EPS为2.20、2.63、3.07元。6 风险因素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葵花子品类主要原材料为食葵,约有50%的原料采用农业订单形式,产地主要为。。、内蒙古等地,但仍需要向外采购部分原料,因而食葵价格上涨将侵蚀公司的盈利能力。
坚果品类夏威夷果、巴旦木等原材料主要为国外进口,目前坚果原料基本为对外采购,并且坚果品类当前处于抢占市场份额的阶段,终端提价传导能力较弱,因而树坚果等原材料价格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瓜子消费习惯的迁移。瓜子消费量自2016年达到销售高峰,近年消费量有逐步下滑的趋势,若瓜子行业消费量进一步下滑,或者消费者进行了消费品类的迁移,作为瓜子龙头的洽洽将受到不利影响。
坚果行业竞争加剧。树坚果行业目前主要分为单品坚果、每日坚果、口味型坚果,洽洽目前主要聚焦每日坚果,如果单品坚果、口味型坚果参与品牌增加,对于每日坚果赛道份额形成侵蚀,将对洽洽坚果品类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渠道变革。洽洽线下经销起家,目前零售渠道变革较快,零食店、便利店、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发展较快,商超等传统渠道人流量下滑明显,短期渠道变革将对公司已有的渠道体系造成影响。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谢谢!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战略报告|管理文档|行业研报|精选报告|远瞻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