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上海居民这样描述他们的日常生活。
转眼微信群里到处都是团购。
猪肉球,水果球,面包球,
蔬菜丸、米团、粮油丸
全贯通顶部
最近几天
“社区团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
上海居民的主要购物渠道
不过,也有网友反映,
社区团购“乱”
付款后,商家和“头”都没有消息
“人头”私自加价。
货不对板的现象时有发生。
……
货物不对板,以次充好。
前几天
网友小草在某社区团购了一个群。
遇到了不好的事情。
他告诉记者:
“我之前在小区群买的蔬菜套餐148元5斤,以次充好。大部分都拿够了土豆,西红柿硬邦邦的破了,青菜叶子发黄不新鲜,还有一些质量差价格极高的盲盒果蔬。真的很震撼,居然花了368元。”
368元蔬果盲盒
家住徐汇凌云街道的网友小贝糟心地表示
“居委会团的100元的蔬菜套餐,拿到手都是烂的”
她说:
“去交涉时还受了一肚子气,
被居委会指责了一番,
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趁机加价,卫生无保证
网友小Y此前团购过一份155元的蔬菜套餐
包含:
一颗卷心菜,半个西红柿,
半根白萝卜,一颗青菜对半切,两根黄瓜
155元蔬菜套餐
小Y表示:
“疫情期间,真的也不知道给你分配套餐的人是否健康,特别是西红柿,如果切成半个都无法自己加工清洗……”
家住虹口的团长小J表示
他们小区之前来了一个职业“团长”
拼命让大家跟单买东西
价格还不低
起初大家没警惕
后来才发现他并不是小区的居民
还兼顾了隔壁几个小区的“团长”
可谓是专职“团长”
于是他就愤怒地自告奋勇做起了团长
义务帮大家一起团购生活必需品
下单迟迟不到,群聊突然解散
而大家反映“团长”圈钱跑路。。也时有发生
据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的警情通报,近日,嘉定。。分局接群众举报,破获一起以社区团购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经查,犯罪嫌疑人龚某(男,33岁)在没有团购渠道的情况下,
虚构自己已承接某超市团购并担任“团长”,将团购套餐等虚假信息发布在微信群中,导致80余人被骗,涉案金额共计人民币4.8万余元。目前,龚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到案后,
龚某已退款人民币2.3万余元,其余退款及案件侦办等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记者此前从上海警方获悉,4月11日,成功抓获一名以“网购蔬菜、全城配送上门”为幌子诈骗钱财的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1.9万余元。目前已退款9900余元,其余退款工作仍在有序开展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警方正告,警方对各类涉疫违法犯罪始终“零容忍”,坚决严厉打击假借抗疫名义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在社区团购过程中要核实相关情况,做好凭证留存,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报警。
非必要,不团购
确需要,请认准官方
对此,东东提醒,非必要不团购,要团只团生活必需品,此外选择官方推荐的团购渠道或活动,会靠谱得多。市民在参与类似活动时要擦亮双眼,切忌盲目选购,尽可能选择官方提供的团购渠道。如自行选购,
尽量选择大平台或查看组团人的资质、团购评论记录等。
据悉,上海已有多级。。部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推送了线上购菜渠道。例如,上海徐汇公众号通过“‘疫’起买菜”小程序向市民提供团购果蔬服务。4月16日下午,记者进入小程序页面发现,
徐汇区市民可选择离自己最近的门店进行选购,有35元、55元、78元、108四种套餐选择。平台提示称,每日12点前订购,当天下午1点截止退单;每日12点后订购,次日0点截止退单。
上海静安公众号也向市民推送了“云买菜攻略”,比如为静安封控小区开设3个专送群等。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如发现“社区团购”涉嫌价格违法的,请及时拨打12315或者12345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提醒,要警惕“社区团购”背后的诈骗风险防止受骗。
小tips:买回来肉蛋菜怎么消毒,没有消毒剂怎么办?
记者:邵阳
来源: 东方网
标题:已有多人中招!社区团购货不对板,以次充好,“团长”圈钱跑路……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56137.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