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陈献宝创办的洽洽食品在深交所上市,陈献宝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次年以30亿身价成为安徽首富。
觉得自己可以退休的陈先宝退居二线,将公司交给侄女陈冬梅,希望侄女能利用前辈的经营理念,帮助洽洽食品拓宽业务,走出一条新路。
谁都知道,陈冬梅的业务几次扩张,因为种种原因,都遭受了重大损失。
不得已,2015年,陈献宝回到了一线。他用果断精准的手段,不仅剥离了洽洽食品的亏损业务,还为洽洽找到了新的发展道路。
今天,我们来看看陈献宝的故事。
1959年,陈先保出生在合肥。
读书的时候,虽然高考还没有恢复,但陈先宝天生就有很强的勤奋意识和对学习的热爱。另外,他一向勤奋克己,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
可惜陈先宝高中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全国恢复高考,一举考上了江南大学。
1982年,陈先宝因为成绩优异,大学毕业时被分配到安徽省商务厅下辖的一家糖烟酒公司工作,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吃的是公家饭。
随着改革的春风在。。各地的兴起,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即使有着一如既往爱思考、肯努力的习惯,陈献宝在公司里一路升迁,成为中层干部,但他依然有一种刚强有力的感觉。
1993年,。。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周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两个问题》的文章。
本文提出了“优先支持国企,放开其余”的政策,得到了决策者的赞同。
甚至在正式文件还没有出台之前,大大小小的国企就已经闻风而动,并购、私有化、申请破产、重组、裁员等操作铺天盖地,势如破竹。
同年,大量外资企业进入。。。
据统计,到1993年底,合同外资已达1114亿美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另外,私企的情况极好,人多。
1995年2月,《福布斯》首次公布。。富豪榜,19人入榜:刘永好和牟名列其中。
《经济学人》专门采访了当时身价6亿的内地首富刘永好,大篇幅报道了他从养鹌鹑起家,成为。。最大民营企业的事实。
(刘永好)
身在国企,陈先保感受到了时代在变,骨子里不甘平庸的热血在燃烧。
比较了国企、外企和私企的优劣,权衡一番之后,36岁的他,辞“官”从商,走上了创业之路。
俗话说,有梦想,任何时候都不晚。
陈先保无疑是将这句话付诸于实践的人。
因为启动资金少,陈先保盯上了门槛较低的冷饮业。
但是,市场上已经不乏大大小小卖雪糕、冰棍的企业,顾客凭什么买他的产品呢?
不得不说,从陈先保在创业过程中,对产品的取名、设计及营销方案来看,陈先保都是一个富有文艺气息、且能紧跟潮流的人。
90年代前后,内地引进了大量。。动作片,其中,李小龙作为功夫明星,已经家喻户晓。
(李小龙)
很多小朋友在做游戏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模仿李小龙的动作,而李小龙耍双截棍的动作,更是被男孩子们奉为经典。
陈先保想到这一点,并没有做市场上的常规冷饮产品,而是创新了一款型如双截棍的棒棒冰;另外,为了迎合女孩子,棒棒冰推出颜色各异的产品。
果不其然,这款新型冰棍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追捧。
(棒棒冰)
可是,既然门槛低,模仿的人自然多。陈先保力排众议,将棒棒冰的市场推向东北地区。
原本以为只有夏天才吃冷饮的东北,因为家有暖气,东北人一年四季都吃冷饮,陈先保打了个漂亮的信息差战。
几年下来,赚得了第一桶金的陈先保觉得冷饮市场已经不可能再有作为,他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想到安徽自古是出炒货的地方,合肥更是有“。。炒货之都”的美誉,涌现出“陶永祥”、“傻子瓜子”等名牌,陈先保将目光又投向瓜子市场。
(传统炒瓜子)
此后,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喜欢买当地的瓜子来品尝,区分各地品种的优劣,因此,还被同行误认为他是个喜欢嗑瓜子的人,闹了不少笑话。
不过,瓜子倒真是没白磕。
陈先保发现,市场上的瓜子都有两个大问题:一个是毁人形象,脏手;一个是毁人身体,上火。
他意识到,在保证好吃的前提条件下,如果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他的瓜子名动天下是迟早的事。
1998年,在董事会上,陈先保又不顾异议,一锤定音,进军瓜子市场。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小组终于琢磨出瓜子的新工艺和新配方,借助于“煮”瓜子,将瓜子外面一层黑皮去掉,同时还能入味。
这种新工艺、新配方不仅让瓜子表皮干干净净,让喜欢嗑瓜子的人,再也不用担心嗑瓜子脏手的同时,还保持了瓜子香脆、可口的口感,此外,居然还能有效避免让人上火,真可谓一举三得。
(新工艺瓜子)
在取名字方面,陈先保故技重施。
联系当时流行的恰恰舞,结合新工艺中重点的“煮”字,取其与水相关的意境,将品牌定名为“洽洽瓜子”。
在包装方面,他摒弃了之前人们用的塑料袋或者普通纸张,采用高大上的牛皮纸,并且配以。。人喜欢的喜庆红色。
在营销方面,为了让顾客对洽洽瓜子产生独特印象,受当时的人们喜欢集邮、集卡片的启发,他在每包瓜子里面放进一张带有文艺色彩的卡片,内容包括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人物、朱德庸。。等等。
(洽洽瓜子内附卡片)
为了让销售点首选洽洽瓜子,他搞起了“开箱有奖”的活动,每箱瓜子里面放置了1元至50元不等的现金。一时间,理货员、小卖部的老板都愿意进洽洽瓜子的货,洽洽瓜子很快深入底层。
与此同时,他还开始为长远布局,雇用农民种植瓜子,保证将来货源充足。
在这一系列具有超前意识的操作下,洽洽瓜子在推出的第一年,就一炮打响,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
就在董事会为董事长陈先保再次出战告捷而欢呼雀跃时,年末的总结大会上,陈先保的一个决定,再次让全体人员炸锅。
所有人都觉得,陈先保是疯了,才会做这样的决定,因此纷纷反对。
可,陈先保一意孤行惯了,谁能阻止得了他?
原来,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民众的消费能力与日俱增。
时任。。电视台广告部主任的谭希松,敏锐地发现了。。电视台的传播价值,开始将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段拿出来,进行全国招标。
(谭希松)
1994年举办的第一届招标会因为史无前例,参与投标的企业寥寥无几,原本寂寂无名的孔府宴酒以3079万元的最高价,夺得标王,成功在央视黄金时间段,投放了自家产品的广告。
一时间,孔府宴酒的名字响彻。。各个角落,成为赫赫有名的品牌,当年营业额翻了几番,成为该年度销量最好的白酒。
经此一役,。。电视台广告部的招标会一举成名天下知。
此后,每年举办的投标会,就是一场在各大企业之间,充满刀光剑影、腥风血雨,却不见血的惨烈厮杀。
毕竟,只要品牌过硬,一时的大出血,换来的是此后几年在商场上的坦途。
话说,谁人不拼?谁人不搏?
不过,陈先保却有自知之明。
毕竟,第一年公司的总利润只有300多万,黄金时间的广告位他是消受不起的。
经过考量之后,他准备出资400万,在央视其它时间段投放广告。
即便董事会反对,陈先保却有一票决定权,因此广告如期投放。
不得不说,这一招果然灵,洽洽瓜子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炒货,销售额一路飙升。
第二年,即2000年,销售额翻了三倍,达到1亿,2001年,销售额高达4亿元。
为了保有优势,陈先保在生产技术方面,一直精益求精,既保证质量,又不时地推出新口味。
一路稳扎稳打下来,洽洽食品于2011年3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坚果炒货类,第一家上市公司,陈先保也以30亿的身价,成为安徽首富。
就在他以为自己可以功成身退,将公司交给已经历练多年的侄女陈冬梅打理时,不想,现实却不允许他就此退出。
洽洽食品因为产品单一,公司很早就想扩张业务。
2010年,洽洽推出了“非油炸”类薯条。
只可惜,薯条行业已经被乐事、可比克等大牌独占大半个江山,洽洽食品不仅没能分得一杯羹,反而是寸步难行。等到陈冬梅接手没多久,薯条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了。
2013年,陈冬梅推出了“啵乐冻”果冻,进军果冻市场。
同样,有喜之郎、蜡笔小新珠玉在前,“啵乐冻”举步维艰。
同年,为洽洽食品提高瓜子货源的地方,连降阴雨,致使很多瓜子霉变。
洽洽食品即便用上了最先进的红外线探测仪,将瓜子含霉率降到了最低,可是,还是比往常的含霉率高了许多。
一时间,投诉的商家接踵而来,给洽洽的信誉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2014年,陈冬梅收购了江苏小康牛肉酱,并签订了对赌协议。最终,洽洽食品与江苏小康在整合期间,问题重重,不仅对赌失败,也没能为洽洽食品打开新的局面。
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
不得已,陈冬梅又将目光投回了瓜子,推出了比原价高出3倍的葵珍、皇葵,两个高端产品。可惜,无人问津。
眼看陈冬梅的各种举措已经波及主要业务,2015年6月,陈先保重出江湖,亲自出马。
回归后,他先是砍掉不挣钱的果冻业务,卖掉牛肉酱业务;其次,让员工持股,提高员工积极性;接着,升级瓜子品牌,出售“蓝袋”;然后,拓展坚果业务,推出“每日坚果”系列,并开始种植夏威夷果和碧根果,
为将来备好货源;最后,拿出以前的营销天才手腕,举办多次跨界活动扩大品牌效应。
不得不感叹一句,姜还是老的辣。
自2018年开始,洽洽食品的营业额再次一路高歌猛进,每年都高达40多亿,并且远销海内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陈先保
到了2020年,61岁的安徽首富陈先保以180亿身价,位列《2020年恒昌烧坊胡润百富榜》 第296位,而洽洽食品,也已经市值270多亿了。
纵观陈先保的创业经历可以看出,他总能在常规操作之中,另辟蹊径。而且,他那不按常理出牌的营销策略,总能成为他的神助攻。
一句话,能将小小的一粒瓜子,最终卖上市,成就自己百亿身价,陈先保绝对是个商业奇才。
大家对陈先保怎么看呢?
—End—
作者:铜豌豆
参考资料:
《“洽洽食品”创始人陈先保,他在利润最稀薄的行业里做成一省首富》
《洽洽陈先保:做过科长,卖过冰棍,却意外靠一颗瓜子嗑出30亿!》
标题:安徽首富身价多少(安徽首富的儿子)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56378.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