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欧陆:二战中的美军第八航空队和传奇轰炸机“孟菲斯美女”号
斯皮尔伯格新二战系列《空战大师》剧照
全世界的军迷又一次大饱眼福了。在《兄弟连》(兄弟连)和《太平洋》(太平洋)两部经典二战电视剧之后,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的制作公司再次推出了“二战三部曲”《空战大师》(空气的主人)。作为苹果的独家奉献,
它在Apple TV Plus上播出,这是一个新的网飞风格的流媒体服务平台,由科技巨头于去年11月1日推出。
《空战大师》是关于美国陆军航空兵(USAAF,美国空军前身)第八航空队的B-17战略轰炸机队和机组成员,在欧洲战场上浴血奋战,结下生死友谊的故事。
该系列大约有8集,制作成本可能超过2亿美元。“二战三部曲”的前两部《兄弟连》和《太平洋》共获得40多项艾美奖奖提名,其中包括14项大奖。
一架美国陆军航空兵B-17重型轰炸机
B-17:二战中盟军空中战略轰炸的象征
被称为“空中堡垒”的B-17可能是二战期间美国制造的最著名的重型轰炸机。美国利用其超级工业体系在战时大规模扩充军备,共建造了12731架B-17轰炸机,可以说是帮助盟军赢得战争的主要轰炸力量。
更夸张的是,盟军通过轰炸打败了德国。
B-17重型轰炸机长22.66米,高5.82米,翼展31.62米,最大起飞重量29.71吨。配备四台1200马力莱特R-1820-97旋风增压发动机;极限航程3219公里,巡航时速293公里,最大时速462公里。
每艘B-17有10名机组人员(包括5名机枪手),载弹量8吨,飞行高度10850米,装备13挺勃朗宁M2重机枪(包括单、双机枪塔)。
机头弹侧安装了一个二战时被美军视为绝密的带陀螺稳定的诺顿投弹瞄准器,这也是轰炸机最醒目的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德实施战略轰炸的B-17舰队。
在二战中,B-17是美国陆军航空兵用于对德国工业和军事目标实施日间战略轰炸的主要机型,在历次盟军对轴心国实施的轰炸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去欧洲的探险中,
驻扎在英国的美军第八航空队(作战区域为英国-欧洲)和部署在意大利的第十五航空队(作战区域为地中海,意大利-欧洲)配合英国皇家空军轰炸司令部的轰炸机群。
对西欧广泛分布的城市、工厂和战区发动全天候空袭,为1944年D日发起的反攻西北欧的“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铺路。
与当时的其他盟军飞机相比,B-17确实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战略轰炸武器,它不仅飞得更高,而且比战争中的任何美国飞机都投下更多的炸弹。B-17在欧洲大陆投下64万吨弹药,超过美国所有轰炸机的40%。
除了欧洲战场,少数B-17也飞越太平洋战场,承担一些轰炸日本舰船和机场的任务。
B-17机舱内的机枪手
事实上早在二战爆发之前,美国陆军航空军就确信战略轰炸机是强有力的战略性进攻武器。认为一种远程、高空、装备大量自卫性武装的轰炸机不但能有效的自我防卫,并有能力在战场上承受损害后仍可返回其出发的母机场。
而战时B-17的表现—诸如在弹痕累累、机翼与尾翼大部分皆已损毁的严重伤害下,仍能以一具发动机飞返机场等种种英勇事迹,给参战各方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B-17坚实的机体结构,跟广泛流传的战场幸存故事,使它成为了二次大战中战略轰炸机当之无愧的象征。截至2011年9月,全美国仍然有13架B-17保持适航的状态,它们通常是为参加航展和特殊活动而展翅翱翔。
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B-17机体保存完好,或静态展示于博物馆之中。
而就在2019年10月2日,一架载有13人的二战文物级别的B-17轰炸机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布莱德雷国际机场坠毁,机上有7人当场死亡,6人生还。由于发生坠机意外,导致这座新英格兰第二大的机场临时关闭。
这架失事的B-17疑似出现机械故障,它1987年在匹兹堡附近的航展中着陆时曾遭强劲侧风侵袭,冲出跑道,坠落山坡,造成数人受伤,后来飞机修复又继续使用。
《空战大师》 同名著作
以美国战史作家唐纳德米勒的同名著作《空战大师》 (MASTERS OF THE AIR:AMERICA'S BOMBER BOYS WHO FOUGHT THE AIR WAR AGAINST NAZI GERMANY)为内容基础,
在二战欧洲战场,第八航空队的“空中堡垒”对柏林、德累斯登和汉诺威等城市执行了长达三年(1942-1945年)蔑视死亡的轰炸,给纳粹带来沉重打击。这是盟军尚未攻入纳粹德国之前,
对德国本土最有杀伤力的作战。
不过,昵称“最强第八”(Mighty Eighth)的第八航空队,试图将欧洲从第三帝国的魔爪中撬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到战争结束时,航空队损失5,100架飞机、投放69.7万吨炸弹,
而在美国11.5万名空军伤亡人员中,有大约4.7万人来自第八航空队。
第八航空队标识
第八航空队:与纳粹德国生死对抗的美国轰炸机男孩
作战历史悠久的第八航空队,是隶属于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的两支现役部队之一。其总部设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被指定为美国战略司令部的204特遣部队,用于支持战略司令部的各种任务,
并向美国总统提供应急战备和随时待命部队。
第八航空队在二战远赴欧陆的光荣征战,使它不仅得到了“最强第八”的绰号,也形成了“以力量求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这一充满霸气的座右铭。
第八航空队的兵力由16,000多名现役空军、空军国。。卫队及空军后备专业人员构成,他们控制着遍布美国和海外基地的远程轰炸机资产。这里面,
最重要的当属20架B-2“幽灵”、62架B-1B“枪骑兵”与76架B-52“同温层堡垒”,这些战略轰炸机是当今美国空军打击力量的中坚。这使第8航空队具备了快速前沿部署部队和有效威胁敌方的能力,
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前方投射空中力量,并承担灵活多样的常规作战及核威慑行动。
第八航空队驻英国B-17轰炸机组成员
第八航空队的历史始于1942年1月2日,它在佐治亚州萨凡纳陆军航空军基地成军;1月5日,卡尔斯帕茨少将在华盛顿州博林基地受命指挥第八航空队司令部;1月8日,
他宣布了陆军当局组建“美国驻不列颠群岛空军”(USAFIBI)的命令;5月12日,美国陆军航空军第一批人员抵达英国,加入第八航空队;6月15日,斯帕茨飞抵英国,
在伦敦西南24公里处的布什公园建立第八航空队总部。
第八航空队的战斗编制有:第八轰炸机司令部(成立于1942年1月19日),使用重型4引擎B-17轰炸机进行战略轰炸;第八战斗机司令部(成立于1942年1月19日),
为重型轰炸机护航;第八空中支援司令部(成立于1942年4月24日),使用双引擎中型轰炸机提供侦察、部队运输及战术轰炸;第八航空兵司令部(成立于1942年,在1943年更为现名),
担负设施服务和后勤支持。
第八轰炸机司令部于1942年2月10日在弗吉尼亚州兰利机场正式启动,随后被调到佐治亚州萨凡纳空军基地;2月23日,第八轰炸机司令部在英国皇家空军道夫希尔基地成立了高级分队,
为所属部队从美国开赴英国做准备。第八轰炸机司令部第一个到达英国的战斗群,是1942年6月9日进抵皇家空军波莱布鲁克基地的第97轰炸机群地面保障部队。
第八轰炸机司令部于1942年8月17日首次展开常规作战行动,其时第97轰炸机群从英国皇家空军波莱布鲁克起飞12架B-17,攻击法国鲁昂索特维尔的铁路编组场。但在1942年12月,
斯帕茨。。奉命前往北非指挥第十二航空队(作战地域地中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军的进攻性空军被分为战略和战术部队。战略空军的任务是攻击敌人前线以外的作战力量,如生产、供应设施等;而战术空军则支援地面战役,一般通过与远征军总部合作选定目标。
1943年8月德国上空的B-17轰炸机编队
在欧洲,第八航空队是美国陆军航空军(空军)的第一支战略空军,其任务是支持盟军从不列颠群岛入侵欧洲大陆。第八航空队从英格兰东部的机场起飞对西欧发动白天战略轰炸行动。
1943年2月,斯帕茨。。被任命为盟军西北非空军指挥官。同年11月,斯帕茨在意大利指挥美国第十五航空队和英国皇家空军;1944年1月,斯帕茨再赴欧洲出掌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当年1月4日,
驻扎在英国的B-24和B-17机群,作为第八轰炸机司令部的下属单位出了最后一次任务。
1944年2月22日,美国陆军航空军对在欧洲的兵力实行了大规模重组。第八航空队、第九航空队(作战地域含中东、西北欧及中欧)由斯帕茨中将集中指挥,以控制美国驻欧洲的陆军航空军战术和战略空军部队。
第八轰炸机司令部被解散,从英国出动的对欧陆目标轰炸指挥权统一交付第八航空队新任司令官詹姆斯杜利特尔中将。第八航空队麾下编有26个重型轰炸机大队与16个战斗机大队,可派出600架战机组成的打击编队,
将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战争机器之一。这就是今天美国空军第八航空队的历史、血统及荣誉之来源。
斯帕茨。。
斯帕茨。。回到英国受命全权指挥美国派驻欧陆的空中武力后,杜利特尔中将把第十五航空队的指挥权交给内森特文宁少将,并从艾拉埃克中将手中接管了第八航空队的指挥权。此时,在移防的第九和第十五航空队配合下,
杜利特尔。。手头有随时做好战斗准备的总计1300架轰炸机及1200架战斗机供他调遣。以“东京突袭者”和前空中竞赛飞行员而闻名于世的杜利特尔,
在1942年4月18日曾亲自率领16架B-25“米切尔”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突袭东京(史称“杜利特尔空袭”),使得珍珠港。。后美国低落的士气为之一振。
豪勇善战的杜利特尔。。对第8航空队的指示很简单:“打赢空战并隔离战场。”(Win the air war and isolate the battlefield.)
斯帕茨和杜利特尔的使命是尽早利用美国战略空军的优势力量对德国飞机工业遂行一系列毁灭性突袭,发起代号为“论证”的战略轰炸行动,并得到英国皇家空军夜间轰炸的支持。
1943年在德国云层上利用雷达制导进行轰炸的B-17机群
1944年3月,斯帕茨还提出轰炸德国石油设施计划,针对V-1飞弹轰炸英国,他在6月主张采用优先轰炸战术予以回击,并在得到盟军最高统帅德怀特艾森豪威尔陆军。。授权后,
第8航空队执行了对德国优先目标的轰炸。
二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曾经说斯帕茨与奥马尔布莱德雷陆军。。,是对盟国在欧洲的胜利贡献最大的两位美国。。。1946年,斯帕茨接替亨利阿诺德五星。。出任陆军航空军司令;他并于1947年9月26日,
就任新独立的军种—美国空军第一任参谋长。
“孟菲斯美女”号机头的著名红色泳装美女涂装及战绩标识
“孟菲斯美女”号:二战中最出名的一架B-17轰炸机
谈到第8航空队和B-17轰炸机的二战故事,就必须说到“孟菲斯美女”号(Memphis-Belle)。在欧洲大陆参加过25场空袭行动的传奇轰炸机“孟菲斯美女”号,
绝对是美军二战时所有B-17当中最出名的一架。
“孟菲斯美女”号轰炸机虽然不是我们平常想象中的美女,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就是个真正的美女,犹如机头涂装中那位红色泳装美女,
勇敢又性感!这架B-17是机长罗伯特摩根(Robert Morgan)为纪念他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相识的女友玛格丽特波尔克(Margaret Polk)而命名的,于是,
第八航空队的画家特意在机身前两侧绘制了别具一格的有美女涂装的艺术品。
从二战至今,多年来“孟菲斯美女”号都是美国电影、报纸、书籍里的大明星。1990年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一部电影《空中英豪:与纳粹德国空战的美国轰炸机男孩》 就非常火热。
一架被德军炮火命中的B-17轰炸机
而“孟菲斯美女”号之所以出名,可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俱全的结果。1942年,二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派出大量B-17轰炸机空袭德国,然而德国即使在东线陷入苦战,本土的防卫实力依旧可怕。
美军指挥官将轰炸机机组人员的任务限制在25次中,只要他们出勤满25次还能平安返航,就可以离开战场回国与他们的亲人和所爱的人暂时团聚。
但是因为盟军没有获得欧洲制空权, B-17及他们的护航战斗机经常沦为德国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的靶子,许多轰炸机都惨遭击落了,伤亡率曾一度高达80,机组人员幸存的可能性很小,现实十分残酷。
但“孟菲斯美女”号却总是最幸运的那一架,它不但没有被击落,10名机组员也无一阵亡。而且,在25次战斗任务中,“孟菲斯美女”号的机枪手至少击落8架敌机,
可能还击伤另外5架;“孟菲斯美女”号的轰炸战绩更加显赫,她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上空投下不少于60吨炸弹,打击了德军的多个补给站、铁路转运站、飞机工厂以及各类军事基地。
二战时期的“孟菲斯美女”号机组成员
到了1943年,经历25次白天轰炸任务,并且安全返回美国的B-17轰炸机“孟菲斯美女”号,她那充满运气又异常抢眼的战斗表现很快吸引全美媒体注意,成了战争黑暗时期的希望之灯。“他们执行了25次任务,
却没有受伤。对我来说这听起来太不平常了。
”(They fly 25 missions without a scratch. That doesn't sound very ordinary to me.)而机组成员也放了一次长假,
他们在美国32座大城市游历,主要目的是激发美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鼓励公众购买战争债券。
1943年夏天,三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好莱坞大导演威廉惠勒,与一个嵌入第八航空队的摄制组,征得军方特批随机拍摄了B-17轰炸机执行空战任务的真实场面。
而他所乘坐的“孟菲斯美女”号也完整的经受住战争考验,
最终成为在1944年问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有名纪录片— 《英烈的的岁月:孟菲斯美女号》 (Memphis Belle: A Story of a Flying Fortress)之主角。
《孟菲斯美女:飞行堡垒的故事》 (1946)、 《黄金时代》 (1953)和《罗马假日》 (1959)等传世名作,可能巩固了惠勒作为好莱坞最成功电影人之一的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但1943年这一次出生入死的拍摄经历,却给这位奥斯卡获奖导演留下了更持久的时间记忆。
重新修复展出的“孟菲斯美女”号轰炸机
至于那架饱经二战炮火洗礼的“孟菲斯美女”号轰炸机,则在战后被美国军方特意送到孟菲斯市展出,但当时对老军机的展示概念不好,采取露天展示,在多年的冰霜雨雪侵蚀下,“孟菲斯美女”号变得衰老不已。
因此在2014,美国空军维护团队启动重修工程。2018年5月17日,经过近14年的精心修复后,“孟菲斯美女”号终于重新登场,数百名游客在展示的第一天就来到位于俄亥俄州的美国空军博物馆来看望“她”。
首批来参观“孟菲斯美女”号的人潮中,有不少是战时在该机上作战的。。后代。72岁的小罗伯特摩根的父亲老罗伯特便是机上飞行员,并参与“孟菲斯美女”号的全部25场危险轰炸任务,
可老老师在2004年已辞世了。小罗伯特深情的说:“「孟菲斯美女」看起来相当好,我希望爸爸也能看到,这对我的家人都很重要。”小罗伯特在父亲临终前,曾经答应过“会竭尽所能让飞机保持活力”,
但直到14年后才看到成果。
“孟菲斯美女”号轰炸机组后代接受媒体采访
同时,尽管惠勒亲临空中战场制作的《宾虚传》 ,不久就被他的其它更大艺术成就掩盖了。但在70余年前的枪林弹雨中,他和他团队冒险拍得的珍贵电影胶片就像一个历史迷埋藏的宝藏一样,
被精心收藏于华盛顿国家档案馆。
2019年,导演埃里克•纳尔逊用他的一部全新纪录片《孟菲斯美女:飞行堡垒的故事》 (The Cold Blue),复活了惠勒的镜头。这部影片专门讲述第8航空队那些无畏小伙子们的英雄行为,
他们每次奋力爬进自己的B-17机舱冲向天空时,都会低头凝望正呆在不远处的沉默的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