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新闻网
聊城新闻网特别报道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2月以来,我市各县(市、区)等地农民因农产品滞销,纷纷通过“掌中聊城农产品供销平台”发出求助信号。几天过去了。
目前这些农民还在担心农产品的销售吗?他们的实际情况如何?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对我市滞销农产品进行了走访调查。
干部来帮忙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春节以来,我们村受疫情影响,30万斤大白菜运不出去,就烂在农民手里。好在。。给我们找到了办法,及时伸出援手,帮我们卖了。太感谢了!”东昌府区沙镇贾楼村。支部。。张说。
据了解,蔬菜种植业是贾楼村的主要产业。往年这个时候,村民种的大白菜早已销售一空,还能给当地菜农带来一些可观的收入。然而,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办法出售它。消息一出,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并就农产品卖难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重点解决我市农产品滞销问题。进驻沙镇的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同志和镇里的帮扶干部第一时间帮助村民找到销路,在聊城农业帮扶平台掌中发布了帮扶农民信息。记者在调查和回访中了解到,
目前,在各级的帮助下,已经卖出了30多吨大白菜。
同样,在冠县、高唐、阳谷等地,农产品滞销。据记者调查,在地方。。的大力帮助下,他们也把滞销变成了畅销。“非常感谢你们媒体帮我们宣传。在此之前,我们都是去大收藏卖,或者附近的商贩来收。因为流行病,
大集没办法摆出来,摊贩也没办法收。在。。的帮助下,我家所有的洋葱都卖了。"记者就此采访了高唐县惠新街道十里铺村的刘祥志。
政策快车确保对农业的准确援助
新冠肺炎的疫情还没有结束。可以说,在这种疫情下,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农产品滞销现象并不是个例。目前,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寻找新的销售。在这个关键时刻,记者发现,无论是。。还是农民,都在和时间赛跑。
尽你所能去最新的滞销困境。
记者从聊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应对疫情,该局积极行动,千方百计开拓农产品市场。从1月底开始,下发《保持疫情畅通通行证》,要求全市各级农业农村、。。交警、交通部门做好农产品生产供应保障工作。
确保农产品生产供应运输车辆畅通无阻,截至目前,已累计颁发上万张“绿色通行证”。
不仅如此,据记者调查,2月份以来,我市还先后启动了“菜篮子”工程建设,以及“聊胜一筹!”品牌社区菜篮子直通车项目。尤其是在京聊“菜篮子”合作中,代。。李长萍同志亲自牵头,
确定了为北京市朝阳区供应储备菜100吨项目;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对接京东集团,通过京东商城、京东物流、京东实体店开展促销活动;协调生产基地、企业与亿沣超市对接,
加快蔬菜等农产品在本地销售;这些一系列的动作不仅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农产品供应,也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一条新通道。
农户线上自救各显神通
除此之外,我市不少农户也主动求变,很多农户通过全省信息进村入户益农信息社平台、掌中聊城助农平台等省市级相关平台,及时发布公开农产品生产、价格信息,促进农产品销售,化解销售危机。
记者随机采访了发布信息的部分用户,阳谷县寿张镇蒋海村一家农户向记者表示,在掌中聊城助农平台发布销售鹅蛋的信息后,接了不少订单,并向平台表示感谢。聊城一明香油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目前,产品正常供货超市,
订单已恢复正常运营”。
另外,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农户不仅寻找平台发布求助信息,也选择了其他的自救方式。家住东昌府区闫寺街道的冯老师是一家蛋鸡养殖户,他告诉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大,他不仅通过助农平台发布信息,
还自己推送朋友圈,针对东昌府区和开发区的附近消费者开启上门送货服务,目前冯老师家的3000只蛋鸡已全部售出。
也有的农户除了选择线上销售外,为助力战“疫”,直接把“滞销蔬菜”变成了“爱心蔬菜”。记者了解到,高唐县姜店镇东白村的村支书白兴舰就是其中之一,
他把卖不出去的1000斤龙须菜直接捐赠给了县、乡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通过记者对我市农产品滞销这一问题的多方调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此次滞销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在于疫情造成的流通渠道受阻所致。面对当下,我们也清晰的看到了各方积极的动态,无论是。。,还是媒体,还是农户自身,
都为滞销农产品搭建起销售渠道,在干群共同努力下,全力确保打赢了这场“助农战役”,让一辆辆开往春天的“购物车”迅速到达农户的田间地头。
来源于聊城日报、聊城晚报、聊城新闻网的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创作者。
标题:「记者调查」聊城滞销农产品搭上“政策快车”帮扶干部打响“助农战役”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56949.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