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里有个任性的孩子,常常会让家长又急又气,一点办法都没有。
6岁的果果就是一个特别任性的孩子,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他想要什么家里人就必须给他,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家里人都阻止不了。
果果的小表哥要过生日了,妈妈带果果去给小哥哥过生日。吃饭时,果果喜欢吃椒盐蘑菇和糖醋里脊,就把这两盘菜放在自己的面前,谁也不许动,妈妈打了一下果果的手,说那样很不礼貌,让把盘子放回桌子中间,大家一起吃。果果立马大哭大闹起来:“我就不,我就要放在这。”
吃完饭,果果看到过生日的小表哥收到了飞机模型的生日礼物,果果就抢先拿着飞机模型不放手,还要带回家。
妈妈不允许,说那是哥哥的生日礼物,不能要,果果又是一阵哭闹,直到妈妈妥协答应回家后给果果也买一个一样的飞机模型才作罢。
日常生活中,像果果这样任性的孩子其实挺多的。
究其原因,大概有这么几方面:
孩子任性大多是家长娇惯的结果家长对孩子过多的宠爱娇惯是造成孩子任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家里,几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百般疼爱,经常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无原则的迁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活在自我世界中,眼里没有别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本加厉,为所欲为,形成任性的习惯。
孩子知道任性能让他达到想要的结果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太任性,说什么都不听,你不依他就又哭又闹的,非得跟你闹着来……
其实,孩子这样任性,是不是因为他心里笃定了你肯定会依他呢?他知道你看见他哭就会心软,看见他闹就会慌乱,就会答应他的不合理要求。所以,任性就成了孩子达到目的的一项武器。
不当的家庭教育助长孩子的任性当孩子向家长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时,家长的教育方法不恰当,不是通过耐心说服教育,而是横蛮地加以拒绝,孩子没有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心愿不能实现,理所当然会任性。
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理念不统一让孩子更加任性家庭中的成员对待孩子的任性处理方法不一致。比如,当孩子表现得很任性的时候,爷爷奶奶可能会出于溺爱孩子而尽量护着孩子,而爸爸妈妈则想纠正孩子这种坏习惯而严厉拒绝。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孩子毫发无伤。于是,孩子因为在家庭成员中找到了靠山,往往会变本加厉地任性。
因此,在孩子有任性行为时,家长不要盲目妥协、顺从孩子,即使孩子以撒泼打滚等方式来反抗,家长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且一家人保持立场统一。
聪明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来解决孩子任性的行为,对于软硬不吃、不听劝的孩子,家长可以强制孩子冷静一会,对于好奇心强、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孩子,家长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忘记任性。
总之,孩子不可娇惯,对任性的孩子,家长要坚持原则、方法灵活,帮助孩子尽早改掉任性的习惯。
家长可以试试以下方法,消除孩子的任性行为
方法一:冷处理,让孩子没有兴趣再任性
佳佳爱吃雪糕,吃完一个还想再吃,妈妈怕吃多了会咳嗽或拉肚子,就给佳佳规定每天只能吃一个,可是刚开始佳佳吃完一个,就开始任性耍赖要再吃,妈妈好言相劝,佳佳还是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是坏妈妈,讨厌妈妈,不给吃雪糕。
佳佳的爸爸妈妈这时候谁都没有再理佳佳,任她自己在客厅任性的哭闹。佳佳见爸爸妈妈没人理自己,哭着哭着觉得没意思,就自己玩起了积木。
后来妈妈告诉佳佳:“宝贝,你刚才那样很不好,妈妈不喜欢,下次不要这样了。”佳佳听了点点头。
事实证明,冷处理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很有效果。佳佳妈妈的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家长学习。
方法二:预先声明,坚持原则
任性的孩子总是想怎样就怎样,达不到目的就以哭闹、撒泼打滚要挟家长。
所以,建议家长提前给孩子说清楚,哪些事可以,哪些事不可以,而且家长要坚持原则,说到做到,切不可半路妥协。
比如和孩子约定:早上妈妈要上班,你必须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餐,妈妈才能准时送你去幼儿园。如果你起床晚了,就只好放弃早餐,因为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一旦孩子赖床,就要把他的早餐收走,并告诉他:对不起,宝宝,我们有约在先,不能随意破坏。
方法三:制定规则,适当惩罚
先立规矩,这样孩子才能有规矩可循。比如,以文章开头果果为例,果果妈妈可以在出门前和果果做个约定:到了别人家以后,要有礼貌,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吃饭不能把自己喜欢的菜放在自己面前等。
当然,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规矩约束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就会按时吃饭了。
总之,家长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做到一生中都能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所以不要应允孩子随意任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不会变成一个小暴君,不会变成一个自私的为社会所不容的怪物。
标题:请问孩子不服管教怎么办?(六岁孩子任性不服管教怎么办)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sypc/4756.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