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开始,《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推出“35岁以下创新者”榜单,旨在评选出全球最有才华、最具创新精神的人。
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35名年轻技术创新者或企业家被分为五类:发明家、企业家、远见者、人文关怀者和先驱。
2017年,全球权威榜单在。。正式启动,并公布了首届评选结果。现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正式在。。榜开设“创新35人35岁以下”专栏。
以人物报道的形式帮助。。读者了解这些来自。。的新一代科技力量。
朱澍——先锋“肠道卫士”
获奖年份:2017年
获奖年龄:33岁
获奖时的职务:。。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获奖理由:开展人类疾病中肠道免疫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功能和机制研究,首次揭示Nod样受体识别肠道病毒及相关免疫反应的机制,使靶向该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治疗肠道感染和炎症性疾病成为可能。
大家都知道饭前洗手,小心“病从口入”。的确,一些病毒或细菌可能会随着食物进入我们的消化系统。比如著名的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手足口病病毒、流行性甲型肝炎等,都是在肠道内传播的病原体。然而,
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免疫系统为我们保驾护航。
肠道的消化功能早已广为人知,但实际上,肠道在免疫保护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体最大的黏膜免疫器官。聚集的微生物数量远远超过人体细胞数量,肠道免疫系统也随之进化。
它不仅形成了由肠道上皮细胞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还形成了能够精确调节肠道内环境稳定的肠道免疫系统。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许多其他器官疾病,如炎症性疾病(炎症性肠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甚至神经系统疾病(抑郁症、自闭症、帕金森病)和肿瘤都与肠道微生物诱导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然而,目前我们对肠道免疫系统识别多种不同微生物的机制以及肠道免疫细胞如何介导和调节针对微生物的免疫反应知之甚少。这是朱淑娇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之一。
不久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权威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发表了相关工作。这两篇研究论文揭示了肠道中一类新的核酸识别受体“Nlrp9b”和“Nlrp6”。
它们可以识别不同的肠道病毒,并启动不同的免疫反应。这些肠道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罪魁祸首,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潜在的致命性,每年导致60万儿童死亡[1,2]。
这些工作揭示了肠上皮细胞中起作用的一条重要的先天免疫信号通路,引起了广泛关注。《Nature》杂志的评论文章评论说:“这是一次观念上的颠覆。
它还表明了靶向该受体在各种肠道病毒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的确,若能找到识别这些病毒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针对性的靶向疗法,无疑具有重大的免疫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意义。
朱书对于科学的兴趣起源于他的阅读,自学生时代就有很强的求知欲,是一个科幻迷,对未知的科学世界充满好奇和憧憬,并且学习能力很强,喜欢泡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是学霸。
自2002年进入以严谨务实学风著称的。。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并在中科大免疫所实习阶段受到了系统的免疫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随着免疫性疾病报道的逐年增多,以及家族里高发关节炎和痛风的切身感受让他深切体会到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疾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并坚定了其从事免疫学研究的信念。随着其免疫研究开展的深入,
他认为免疫干预治疗可以为人类的绝大部分疾病提供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有了这份执着,朱书全身心投入到免疫学以及相关疾病的学习,研究和探索中,先后获得。。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中科大本科生的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获得。。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
中科院研究生的最高荣誉中科院。。奖,百篇优博,以及权威的吴瑞奖学金;之后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免疫学系,师从免疫学先驱、美国科学院等三院院士Richard Flavell继续博士后研究,
并获得了美国最著名的Helen Hay Whitney基金会和HHMI联合资助的fellowship。
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学术顶级期刊《Nature》 (2篇)、 《Science》 、 《Nature Medicine》 、 《Nature Communication》 、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以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等发表的学术论文,
图丨朱书
从本科时期在中科大接触免疫学研究,13年过去,朱书又回到了起点-自己的母校。。科学技术大学,组建了黏膜免疫与精准治疗实验室,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二十个研究人员的团队,
致力于利用多种小鼠模型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等来研究肠道免疫系统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谈及自己的研究,朱书觉得了解其识别机制和免疫反应的基础研究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将会继续研究这一类型受体及其在人群中的突变对于感染和炎症性疾病的贡献,未来的研究也将会更加偏向临床应用和成果转化。
他表示,如何通过合适的设计,在合适的病理状态下将这些受体失活或者激活来调节其启动的免疫反应确实是更加具体和复杂的问题,也将具有更重大的临床意义。除了持续关注肠道的先天免疫识别受体,
朱书实验室也对肠道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调控,以及肠道微生物群体的调控有很强的兴趣。
对此,朱书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研究的愿景——希望做出一个改变领域的重大发现并研发出干预肠道相关疾病的药物。
标题:朱书:肠道守护者丨“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专栏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57199.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