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做“天下寺主”的绝世叛将!头颅被藏入历代皇家武库视若瑰宝
在。。古代历史上,有无数的反臣、造反派。然而,那些享誉世界并幸存至今的人,
人们一定会想到吴三桂,立下汗马功劳的石敬瑭,宠信唐朝的安禄山,告别苏武的李(李陵,司马迁的朋友),甘愿做三姓奴隶的吕布等等。
然而,说到凶残、狡猾和足智多谋,甚至可以说是智多星中的佼佼者。纵观。。的历史长河,能称得上这样的人恐怕只有一个。这个人反复无常,换了三次主人。相比侯文吕奉先,他颠覆山河,轻而易举,翻手满世界跑。
让世界颤抖。这个人死后被万人分尸,连他13岁娇小的妻子也面不改色地把他的肉吐到肚子里。他生前杀了很多人,死后却被敌方将领砍下血淋淋的双手,骑马八百里去找他的老主子看一眼。
可见世界上有多少人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他的头被砍下并涂上美丽的颜料后,被藏在皇家军械库里。代代相传,被视为辟邪之宝(西汉末年只有一人享受此待遇,不考虑此)。
直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一代霸王杨光南下江都避祸,也带走了这件“辟邪之宝”。杨光一边欣赏着这件封存了近70年的漆器“国宝”,一边欣赏着镜中的自己,笑着对萧皇后说:“我的好脑袋,
我想知道谁应该是棋子?“(我的头像也挺好看的,但是不知道以后谁会砍下来收藏)。这个嫉妒杨迪皇帝的叛徒是谁?这个人出生在北魏末年的鲜卑元氏县,被称为北魏怀朔镇人,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
跟三国里的吕布,也是同乡。他的名字叫侯景。他的祖先是。。出生的杰人,后来他被当作贫穷的。。难民,四处流浪,粗犷豪放,非常狡猾。史书上记载的侯景长相,身材矮小,身体有些缺陷,右腿较短,行走不便。
所以弓和马不是他的强项,但是他的智谋确实不错。他穷的时候有个很乖的小男孩叫高欢,后来成了他这辈子最害怕的三个人之一。高欢的次子高杨,后来在老爹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了北齐,这是后话,暂且不说。
只说高欢凭着英俊的外表和办事的能力,加上妻子娄氏家族的帮助,登上了魏国丞相的位置,后来又封为渤海郡王。此时,他的好兄弟侯景抛弃了当时已经死去的第一任主子尔朱荣,投奔了高欢的办公室。
高欢让侯景跟随著名的慕容少宗下西洋。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侯景把少宗的战斗方式学得很漂亮,甚至灵光乍现胜过了兰,但这个慕容少宗老师也被列为侯景一生害怕的人之一。很快,
魏国大将宇文泰支持宛郡王元宝居在长安另立朝廷,史称西魏,而高欢支持清河氏族王世子在邺都建立东魏,统一中原的北魏被灭,分裂为形似傀儡的两个魏朝。侯景也被提升为吏部尚书,
但是,他不想做一个沉浸在旧论文里的平民。虽然军衔挺高,但他更渴望在战场上驰骋,所以他对老友高欢有据可查。一开始,高欢确实低估了这个被大家私下戏称为“瘸子奴”的年轻人,没有让他在主战中发挥优势。
因此,高欢的。。在宇文泰被西北军打得落花流水,还差点被活捉。偏偏丑陋的侯景突然冒出来,及时解救,力挽狂澜,杀死了凶残野蛮的宇文泰,仓皇而逃。直到那时他才停止战斗。侯景在自杀,
他再次恳求高欢:“让我率领数千骑拼命赶往长安,我一定会活捉贼宇文泰!"
高欢虽然不敢小觑侯景,但却十分谨慎。他回家问妻子楼夫人,她说:“如果侯景能打败宇文泰,你还能控制侯景吗?如果侯景去打仗,不幸战败而死,你就不是宇文泰的对手,又失去了一个。。。
那不是会让我们的。。更加士气低落吗?”高欢一听,觉得不错,就没有让侯景追求宇文泰。但侯景心里很不情愿,就提出:“如果大王给我三万兵马,我替你治理国家,让我一口气渡过长江,活捉南朝梁国的老燕(梁武帝)。
到时候国王可以坐拥南朝四百八十殿,做天下太平寺的主人!”(其实这是侯景自己的野心),不知道侯景为什么对南朝的寺庙这么感兴趣?但高欢非常欣赏他的勇气,当即给他十万精兵,封他为大司徒。
专门对付南方的梁州。侯景非常细心和精明。临行前,他给高欢发了一套摩尔斯电码,说:“我守在王边,怕朝中有奸臣说我坏话,甚至用圣旨杀我。国王向我倾诉,我对他没有二心。
以后国王给我大臣写书,一定要用特殊符号标注,让我大臣安心,否则无论如何,我拒绝奉信!”高欢也顺从了他的意愿,这个“密码”只有两个人知道,可见侯景有多聪明。
侯景在东魏阵营也确实骄狂无比,高欢麾下猛将如云,却没有一人入他侯景法眼,侯景甚至公然表示“诸将似豕突尔,势何所至也!”也就是说诸将只不过像到处冲撞的野猪,他们哪里懂得什么天下大势!对高欢长子,
世子高澄,侯景也毫不放在眼里,居然还对外宣称:“高王在,吾不敢有异,王没,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鲜卑小儿就是指世子高澄。由于侯景的恃才狂妄,可想而知高澄有多痛恨此人!后来高欢病危,
高澄以高欢名义下书给侯景,命他返回邺城,可侯景一见书信当中没有“特殊标识”,当即便识破了高澄想诱杀他的图谋,因此拒不从命。没多久,高欢病逝,高澄继位为渤海郡王、东魏大丞相。侯景自知将不为高澄所容,
便同时向西魏宇文泰和南朝梁武帝萧衍打好招呼,准备择主归降。高澄则派出侯景的老上司、老师父慕容绍宗前往收伏侯景。侯景对绍宗还是相当敬畏,只是尽力周旋,并没有痛下杀招,拼个你死我活。绍宗与侯景屡战不利,
也相当佩服这位徒弟的能力,叹息道:“实在可恨!吾平生经历大小战役不下百场,从未遇到如此难以对付的家伙!”
侯景不想过度为难老师,先是向就近的西魏求援,希望西魏大军一到,绍宗便会知难而退。怎知老谋深算的宇文泰巴不得侯景和高澄拼个两败俱伤,好渔翁得利,因此西魏军迟迟没有驰援侯景,侯景无奈只好南下,
打算投靠南朝梁国。侯景见绍宗一路追赶,在渡淮之时大声对老师喊话道:“恩师一路追来,这是要送客,还是真要兵戎相见,一决雌雄呢?”绍宗答道:“跟你这种忘恩负义,背主求荣之徒,
只有决战而已!”侯景又叫道:“如果我侯景被擒,你在高澄面前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呢?我即将进入梁国境内,老师还是不要追赶了!”绍宗听了这话,沉思良久,最后还是退兵而去。侯景来到南方之后,身边只剩下八百骑兵,
他立马派人前往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请降,恰好这时笃信佛法的梁武帝萧衍夜间做了一个梦,梦见佛祖赐他太平天下!如今北将来降,他便认为正应其梦,于是不顾群臣的质疑和反对,决定接受侯景投降。
可不久,东魏高澄又派使者前往梁朝,表示愿意放还之前扣押的人质梁朝宗亲,并与梁皇室和亲联姻,从此南北分治,永罢刀兵,共享天下太平,条件只有一个,将叛将侯景擒获北送或直接驱逐出境。
梁武帝萧衍毕竟是做了四十多年天子的老家伙,一时头脑发热,冷静下来之后,觉得还是东魏朝廷高氏集团提出的“太平天下”更靠谱,于是便打算将侯景给“转卖”出局。而侯景这只狡猾的狐狸,南下之后早布下了细作,
得知梁武帝与东魏的合谋之后,痛骂梁武帝道:“我本以为萧老翁是个虔诚信佛的正人君子,不想却是个心肠凉薄的伪君子!那今后就莫怪我侯某是个真小人了!”于是,便一面假装毫不知情,
频繁派出使者前往建康向梁武帝索要各种军需,以作归降之用。梁武帝为了稳住侯景也都一一答应照办。侯景又派人假扮成东魏高澄使者前往建康,提出要尽快擒杀侯景,东魏也将立马放还梁武帝侄子贞阳侯萧渊明,
梁武帝大喜,回书八个大字“贞阳旦至,侯景夕还!”(你们早。。我侄儿贞阳侯送至,我晚上天黑前就替你们捉住侯景押还江北)好大口气!
可万万想不到这八个字居然是落在侯景手中,此时侯景对梁武帝是切齿痛恨,谋士王略阳说道:“如今。。不能再犹豫了,难道还要在淮南坐等魏、梁两家共同夹击我们吗?应当赶紧南下,
好歹拼出一条生路来!”侯景深以为然,这才决计要谋夺梁国江山。于是侯景又下书给萧衍,请求迎娶江东名门士族王家或谢家的女子为妻,萧衍竟回拒道:“在我梁朝,王、谢两家门第比我皇族萧氏还要高,
你怎能配得上呢?等你来降,朕给你物色朱、张以下姓氏的女子联姻便是!”侯景得到这样的回答,心中大怒,骂道:“萧老翁把我当成北地马奴一般!将来我一定要将他的儿女都占为己有!”侯景愈发觉得萧衍可恶,
从今往后给梁朝廷上书言辞也愈发不逊,所提要求也越来越多。梁朝太子萧纲和群臣都觉得侯景已经不对劲了,陆续提醒和劝谏梁武帝要小心了,可萧衍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侯景又提出要萧衍把在建康做人质的东魏宗亲元贞派到他营中,一面促成招安纳降之举,一面可以借元贞的名义,窥伺中原,一旦北方有变,便可扶立元贞即魏帝,北上争雄。萧衍听了侯景使者带来的建议,觉得非常绝妙,
认为可以把东魏和侯景的计划同时考量,权衡之下再行择取,于是又立马将元贞派往侯景处待命。不久,敦厚老实的元贞在侯景处也发觉了侯景的阴谋,竟秘密写信给梁武帝,希望梁朝警惕侯景。
武帝萧衍与宠臣宰相朱异却笑道:“小贼八百骑能有何为?”而事实上,侯景一直在招兵买马,扩充军力,手中已有劲骑数千,步卒数万之众,只差没有渡江大船,以供逾江南下。这时王略阳又向侯景献计,
让他与梁武帝侄子临贺王萧正德秘密勾结,以作内应。
原来萧正德在萧衍尚无子嗣的时候,被立为皇太子,后来萧衍有子,萧正德便被废黜还宗,因此萧正德对萧衍颇有怨恨。侯景秘密联络萧正德,答应事成之后,立正德为皇帝,正德喜出望外,立马为侯景准备了几十艘大船。
没多久,侯景认为万事俱备,就给梁武帝上书道:“臣已经知道陛下宁愿听信高澄的鬼话,也不肯接纳臣的忠心,臣真觉得太过可笑。臣今年已有四十六岁,活太久也没多大意思,只是听说朝廷有奸佞之臣朱异一味诬陷微臣,
按臣的秉性,是要和这种人拼个你死我活,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只是想到一旦挥兵入朝,必定会导致喧嚣动荡,所以臣就此请乞江西一郡之地,让臣于此养老足矣!如若不许,那臣只好领着将士们兵临长江,直下闽越,
到时候公卿朝臣们就要吃不下饭,陛下也只有自取其辱了!”
萧衍见了侯景的上书,觉得简直就是笑话,毫不介意,还派人回复道:“清贫的百姓家来了客人,也不会和客人闹到这个地步,朕贵为天子,使你这样的客人心生怨言,是朕的过失!你不要太着急,
我们可以慢慢相处!”可侯景已登坛歃血,以清君侧之名,请带兵入朝诛杀奸臣朱异为辞,公然起兵叛乱。萧衍得到江北江南各地警报,
居然还笑道:“他能有什么作为?我要折断竹篾来敲打这个不听话的娃娃!”宰相朱异也说:“侯景在上书中一味怪臣,只不过是意气用事,他又提到要请乞江西之地,必无渡江来犯之志!”萧衍也深以为然,
太子萧纲等人如何劝说都无动于衷。没过多久,侯景率数万大军渡江逼近建康的消息传来,梁武帝这才有些慌张,急忙把太子萧纲召来计议对策。萧纲也很为难,连问该怎么办,萧衍却强行甩锅道:“这本来就是你分内的事,
还问我做什么?”
侯景兵马杀到建康城郊时,立马派人入朝请诛朱异,并表达出愿意与朝廷和解之意,实则是为了打探城中虚实。萧纲不敢隐瞒,告之萧衍后,萧衍遣使前往劳军,使臣问侯景:“你带兵到此,
意欲何为?”侯景不假思索答道:“欲为帝也!”吓得使臣赶紧跑回城中禀报。侯景大军皆戴着铁面具,十分唬人,又一路纵兵杀掠,到处抓壮丁,一时间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百姓哭嚎千里,
沿途州郡居然没有一支梁国。。敢抵挡。梁都建康没多久就被围得像铁桶一般,由于当时建康是天下最繁华的城市,城墙异常高大坚固,侯景已拥有数十万人马,百般强攻都。。拿不下来。这时梁朝境内诸王诸藩镇的勤王之师,
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来,合计总兵力不下百万之众,侯景这才有些心慌,正准备渡江北逃,谋士王略阳又跟他说:“我们从万里之遥的老家跑到这里,还能回得去吗?现在赶紧宣告中外,就说萧衍老翁已被奸臣朱异给害死了,
我们把临贺王萧正德扶上帝位,梁朝诸镇兵马必定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等我们攻破建康,大事已定,他们还不束手称臣!”侯景觉得甚妙,立马让萧正德得偿所愿,改年号为“正平”,当上了皇帝。
以邵陵王萧纶为首的勤王军果然因搞不清情况,不敢逼近,只在江左驻足观望。侯景又挥兵猛烈攻城,死尸堆得跟城墙一样高,才攻下了外城,宫城内乏粮,饿死了许多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易子而食的惨状,
由于尸骸无法安葬,腐烂发臭,城中之人居然将尸骨和马肉一同杂食,以致瘟疫肆虐,惨不忍睹。最后宫城实在守不住,太子萧纲不顾梁武帝反对,焚烧宫殿之后,出城投降。侯景见将士们都杀红了眼,
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换来了一座建康城,于是又下令入城杀光城中所有百姓,以此震慑天下,一时间建康城如人间炼狱,惨绝人寰。侯景入宫城之后,立马想见到“朝思暮想”的南朝第一帝萧衍是何模样,
于是就带着五百精兵入殿,只见梁武帝身著龙袍,头戴平天冠,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神色泰然,侯景见了之后,居然吓得说不出话来,全都是王略阳替他勉强答复了皇帝的质问。
事后,侯景慌忙退出大殿,对王略阳和左右言道:“吾尝据鞍对敌,矢刃交下,而意了无怖。今见此公,使人自慑,岂非天威难犯。吾不可以再见之。”意思是说,我坐在马鞍上打仗几十年,从来没有害怕过,
如今见到这个人不怒自威的样子,心中不由地十分敬畏,这难道就是真龙天子,天威难犯吗?我以后再不想见到他了!后来,侯景又和太子萧纲相见,萧纲见到他也是面无惧色,仪表非凡,让侯景很是忐忑,又很自卑,
这时他才想起了萧正德那猥琐的模样,真不像是做皇帝的料,于是就把萧正德的帝位给废黜了,却纳了萧正德的女儿为妾,然后自封为中外诸军大都督、大丞相。他又想和高大上的太子萧纲成为好朋友,邀请萧纲宴饮游乐,
萧纲却对他十分冷淡,宴会上侯景请萧纲起舞,萧纲却讲起了佛经,侯景也不生气,居然唱起了“尔时无尽意菩萨”,萧纲先是一惊,而后大笑,这才与侯景痛饮一番,认为侯景果真是个人才。
没多久,侯景将梁武帝活活饿死在宫中,又将萧正德杀死,再强行拥立萧纲为帝,是为梁简文帝,又强娶了萧纲十三岁娇小美丽的幼女溧阳公主为妻。得到溧阳公主之后,四十六岁的侯景非常满意,也对萧纲非常客气,
说道:“臣乞自今两无疑贰,臣固不负陛下, 陛下亦不得负臣。”(我希望从今往后,你我翁婿二人不要再有嫌隙,我不辜负陛下,陛下也不要有负于臣)侯景对于其他反抗他的梁人,
则是经常使用断手足、剜心肺、剖肝肠的酷刑,使得建康城中无人不心惊胆裂。侯景自认为天下无敌,自授相国之位,又自封“宇宙大。。”,梁简文帝萧纲得知惊道:“六合八荒方称宇宙,
。。乃有宇宙之号乎?”(宇宙涵盖了天地人三界,宇宙大。。岂非凌驾于天子之上了,萧纲心知要死了)果然没过多久,侯景见萧纲始终不肯在他面前屈服,便将他杀死,又立了豫章王萧栋为帝。王略阳又劝侯景自己做皇帝,
侯景便逼迫萧栋先封他为汉王,加九锡之礼,学曹丕、司马炎、刘裕那样,接受“禅让”登基为帝。臣下又请侯景追封“七庙”,也就是他老侯家上溯七代祖先,可是侯景连他老爸的姓名都搞不清楚,
于是就叫能识文断字的部下胡编了七个“祖宗”大名列入宗庙,当时便被传为了笑话。
侯景住进皇宫之后,经常梦见梁武帝、梁简文帝前来呵斥他,吓得他夜不能寐,便赶紧搬了出去。他想出去游猎,已做丞相的王略阳又劝谏他作为天子不得轻易外出,他又骂天骂地,说自己做了皇帝一点自由也没有,
还不如当初没有做皇帝!没多久,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在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并命大将王僧辩、陈霸先率军顺江东下讨伐侯景。侯景准备亲自带兵抵抗,可他骑的白马突然低头不前,侯景惊奇道:“孤所乘白马,
每战必胜,则踯躅嘶鸣,意气骏逸,及败阵,则精神沮丧,卧不肯动,今日甚是可怪也!”侯景于是挥鞭鞭打它,白马终不肯起身前行。
侯景左腿上又有一颗肉瘤,长得像只乌龟一样,每次出战前,肉瘤都会鼓胀起来,如果于战不利,肉瘤则像一只奄奄一息的乌龟一样,如今肉瘤则隐陷于肉中,没有丝毫起色,使得侯景忐忑不已。
又有相术之师曾对侯景说过,一生当中千万不要遇见半盲之人,可湘东王萧绎便因自幼患有眼疾,而成“独眼”大王。萧绎大军一路东进,势不可当,侯景眼见不能取胜,从建康城落荒而逃,
在逃跑途中侯景得闻自己五个儿子在邺城被高澄所杀,长子被剥皮烹煮,其余四个幼子全被阉割之后烹杀,侯景心如刀绞,于是又将自己身边的两个幼子丢入长江之中溺死,免得落入敌人之手。
不久贪图梁朝赏金的侯景部将羊鲲也将侯景杀死,侯景临死前也曾哀求饶命,羊鲲却说:“尔朱荣大丞相待汝不薄,汝叛之!渤海高王亦待汝不薄,汝亦叛之!关陇宇文氏欲招降汝,汝亦心怀异志!慕容老。。为汝恩师,
汝叛主以刀兵相向,置恩师为何地?大梁皇帝纳汝于穷途之中,汝亦毁人社稷!今末将亦欲借大王人头一用,以图富贵耳!”侯景听了这席话,才默然赴死,死后尸首被拖回建康。而据说梁武帝死前,
曾对太子萧纲说道:“破‘侯景’字成‘人子天,日百小。”萧纲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原来就是自辛未年十一月十九日侯景篡位,到壬申年三月十九日兵败身死,共一百二十天,即梁武帝解字“小人百日天子”其言应验。
这位“活菩萨”皇帝萧衍也是侯景一生最害怕的第三人。
梁元帝大将王僧辩得到侯景尸首后,新即位的北齐皇帝,即高澄亲弟高洋书信前来,提出了他兄长生前遗命,愿得侯景首级为祭。王僧辩为在梁元帝面前请功,不敢将侯景人头奉送,而是截其双手,以锦盒封存送往北齐。
侯景首级则被传至江陵,梁元帝萧绎见了之后,将其悬于城门之上,示众三天,然后烹煮熟透,像篡汉巨奸王莽一样(莽首焚于西晋之亡),以金漆涂之,封存于武库之中,传之后世,隋末时恐为战乱所毁,不知所踪。
而侯景的尸身被丢入盐堆中腌制之后,弃之于建康市集,城中百姓给纷纷跑来当场撕咬他的尸体,甚至许多人将他的肉割下带回家中下酒。他的妻子溧阳公主也分到一大块腌肉,当她得知这就是杀其父亲,夺其贞操,
对她变态施暴的残忍仇人、恶心老丑男侯景时,她张大了自己的樱桃小嘴,恶狠狠地将肉块咬在嘴里,片片吞入了腹中。
侯景像明末清初的吴三桂、五代认胡作父的石敬瑭、唐天宝之乱的安禄山一样,是史上罕见、横行无忌的叛将枭雄,他比李少卿更加獐头鼠目,比吕奉先更为贪婪成性,比吴三桂更加狡诈善变,比石敬瑭更为寡廉鲜耻,
比安禄山更加凶残暴虐,但毕竟这样的人物,只能活在巨大的阴暗面之下,最终难逃正义的严惩,万民的唾弃,历史耻辱柱上只有浓浓刻下他这一生可耻而又可悲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