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lolita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玩到一半突然弹出一个界面,看XX。。或者点XX广告就可以解锁游戏奖励。开始的时候,
笔者认为这只是小游戏工作室试图生存的一种手段。嗯,我能忍受。最近两年,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不仅仅是那些小厂游戏有这个问题,甚至一些大厂游戏都有内置广告,还是那些又长又臭的。。广告。
国产手游内置广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这真难倒我了。这几年笔者被各种厂商逼着看广告。看小说,追剧,刷论坛,甚至在网上下载东西,都要被迫看各种广告。而现在这种趋势已经走向了手游,甚至在我已经攒够钱的时候。
你还想给我时间塞垃圾吗?
内置广告成为手游厂商的重要收入,手游成为行业主流。目前国内手机游戏广告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恭喜你下载了假游戏或者无良游戏。这个垃圾游戏就是骗你下载点击广告。
打着看广告送红包或者返现金的噱头骗取玩家点击刷流量,换取一大波广告费。
一些手游渠道衣服被强行植入广告。
第二,很多国产游戏为了大力推广,和各大平台合作推出了渠道服务,而渠道商为了创造更大的利润,内置了广告。比如《植物大战僵尸2》正式版没有内置广告,但是有渠道服务。第三,
游戏开发商为了提高整体收入,纷纷在游戏中亲自设置广告,强制或诱导玩家观看广告。这种方式可以将现有的玩家数量转化为商业流量,创造额外的收入来源。所有内置广告的存在只有一个原因,“为了赚钱,
广告是互联网时代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即使比腾讯集团强,广告收入占比也很高。2021年11月腾讯财报公布的数据显示,腾讯第三季度营收中,网络广告排名第三,占比16%。
同比增长了5%。
广告收入在腾讯的占比一直在增加。
要知道,腾讯旗下这么多游戏,游戏板块的收入大概是30%,愿意为游戏付费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毕竟,如果他们能白嫖,为什么要充电呢?基于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游戏厂商开始寻找其他盈利手段,
那是内置广告。还有哪些app能做到赚钱,手游做不到的?游戏拥有庞大的玩家群体,用户就是流量,商业游戏的本质就是流量变现的结果。但是付费玩家的转化率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
仅仅从几个氪星玩家身上很难赚回R&D和操作的成本。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付费玩家中,月平均流水在50元以下的超过半数,月平均流水超过1000元的仅占2.5%。
他们的分析师总结说,“目前,手机游戏玩家主要是轻氪石”。
轻氪环境严重依赖广告收入。
这也符合我们的认知,头部手游《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较高的付费率提高了这一数据的整体付费意愿。实际上,
很多手游仅靠付费玩家是无法生存的。网易推出了两款热门手游,《幻书启世录》和《黑潮之上》,上线不到一年。大厂的手游已经是这样了。普通手游要想摆脱死胡同,只能在广告中内置。
《天天酷跑》靠广告经营植入式广告在网游时代并不少见,现在充斥于手游也是必然趋势。既然游戏制造商选择在游里投放广告,他们通常会选择哪些广告?从你的反馈来看,
推广APP和电商链接是最常见的。
这种。。广告相信大家看厌了
广告的终极目标是产生营销,国内大部分玩家都有网络购物的习惯,如今的电子商务已经非常方便,谁还没个微信和支付宝呢。电商平台在推广方面砸了很多钱,手游的内置广告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
可以激起玩家对广告产品的购物意愿。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广告商已经收集了我们的各种隐私,能够针对性地进行商品推荐。笔者上个月一度琢磨着要不要买个新的机械键盘,当周就收到了手游内置广告的精准推送,
想屏蔽都没有手段,毕竟手机上没有强力的去广告插件,植入式广告是捆绑推送很难屏蔽。另一个广告类型则是推荐APP下载,以社交、小说阅读和赚钱软件最为常见。在这个交友力缺乏的年代,各种社交APP层出不穷。
国内网络小说读者的规模已超过4亿,不少人依然是盗版小说的忠实用户。尽管所有赚钱软件都是假的,无奈持有不劳而获心态的人很多。而且,这年头的内置广告都已经成精了,从最初的屏幕顶部或者底部显示广告,
到现在主流的十几秒弹窗。。广告。
软色情沙雕小说广告十分流行
文字广告放段软色情小说,图片广告放点帅哥美女,。。形式的广告更是成为主流。毕竟无论文字还是图片,都不如。。的冲击力来得直接,能够给玩家们起到潜意识的作用。有些精明的广告商,甚至能够利用人们的阈下知觉,
通过多次观看广告带来的大脑记忆,来提供心理认知和行为刺激的影响。说到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游戏,我们都知道免费游戏才是最坑爹的,要么逼氪要么内置广告。游戏厂商不是大善人,做游戏自然是为了赚钱,
如前文提到的,内置广告成为很多免费游戏的主要收入来源。所有人都知道《王者荣耀》 ,而天美工作室在推出这款国民级别游戏之前,他们运营得最好的游戏是《天天酷跑》 ,
相信很多玩家都接触过这款手游。2013年9月正式上线的《天天酷跑》 ,到了2022年还在运营,而这款只比《王者荣耀》 早了两年发布的游戏,
在2020年的时候就要依靠内置广告来运营下去了。手游的寿命普遍很短,在游戏走下坡路后,游戏厂商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压榨价值,推出各种眼花缭乱的道具试图骗氪。而为了让平民玩家也能够获得道具,
他们将部分奖励放到了内置广告中。
就连《天天酷跑》 也是内嵌了。。广告
《天天酷跑》 便是如此,平民玩家想要成功闯关,那只能靠看广告,不看激励。。就拿不到奖励。想要奖励翻倍?更要看广告。死了想要复活?再来一段广告。这种形式不只是存在于一款游戏,
市面上的很多免费手游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玩家痛恨内置广告,却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如果你不想为这个游戏花钱,就只能忍受无尽的广告。广告商笑了,游戏厂商赚了,玩家骂完也乐了,
因为他们又能继续玩下去了。
玩家的被迫妥协,厂商的。。植入看到这里,肯定有读者质问,那不看这些恶心人的广告行不行。-行啊,开会员或者卸载游戏。那为什么非要玩这种内置广告的破手游?-因为白嫖使我快乐,其他游戏也是这个套路。
尽管越来越多的游戏玩家拥有独立经济能力,并且建立了付费意识,但白嫖。仍然是一个庞大又沉默的群体,很多国人在文娱方面还是秉持一毛不拔的习惯。在这些玩家看来,广告插入虽然影响了游戏体验,
但几十秒的时间很快就过去,自己可以去喝杯水或者上个厕所,他们人闲有的是时间。
这种垃圾广告也是利用人闲的心态
玩游戏对于他们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消遣时间的方式,反正玩游戏的时候也是闲着。在过去十几年中,我们已经被各种植入式广告洗脑了,做各种事情都能遇到铺天盖地的广告,毕竟腾讯。。是开了会员还得看广告,
手游这点广告又算得了什么。游戏拥有极强的娱乐性,带来了黏性和互动性,玩家并不是那么容易舍弃目前正在玩的这款游戏。而且,市面上的很多手游都内置了广告,卸载游戏再换一个游戏,
不过是换一个场景继续看广告罢了。然并卵是人们面对这个扭曲生态的无奈,要么忍,要么氪。氪了只是一时爽,遇到另一个氪佬又打不过,既然可以白嫖又何必浪费钱。这部分玩家的认知很难更改,
他们宁可牺牲一些体验和看更多的广告,心理情感上已经认同了广告,而广告商和游戏厂商乐于看到更多这样的用户出现,最终达成了“三赢”的局面。老实说,笔者并不反感在游戏中植入广告,这种情况在海外已经相当常见,
当年奥巴马竞选的时候,就在某个游戏里买了一个广告牌放了自己的照片。游戏厂商要赚钱可以理解,但我反感的是很多游戏的内置广告方式,只能用简单粗暴来形容。
国产手游的内置广告又硬又突兀
我正准备出门打怪,你叫我看广告?我刚挂了不到一秒,你又叫我看广告?这种广告的植入时机对游戏体验影响极大,甚至产生砸手机的冲动,我只想直接右上角叉掉,并且对广告里提及的内容无比反感。老实说,
这种硬广的用户转化率我是非常怀疑的,国内大部分内置广告的时机和次数,都让你觉得被喂翔了。这是因为手游厂商并没有专门人员,来研究如何减少玩家对内置广告的抵触,他们只关心怎样提高广告的曝光率来刷数据。
事实上,如果广告是在我打赢怪物或者开出宝箱后出现,广告不至于破坏我的喜悦感,不会起到大煞风景的副作用。而且,游戏厂商应该设置选项,让玩家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观看广告,因为真的会有人和笔者一样,
看到频繁的内置广告就怒删游戏。厂商可以承诺看了广告就有游戏奖励,那玩家反而不会产生逆反心态,甚至为了这点福利主动去看广告,没有人喜欢被按着头来看广告。
厂商应该考虑其他位置和节点植入广告
另一方面,广告植入可以在游戏的排队时间,或者其他一些需要等待的环节里。这段时间播放广告的话,玩家观看时不会那么反感,毕竟这个时间段闲着也是闲着。广告植入的时机和位置是一门深奥学问,遗憾的是,
绝大部分的厂商没这个耐心去研究。将广告内置到游戏里再进行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游戏厂商本身就很难掌握硬广流量和玩家体验之间的平衡。最重要的是,市面上的很多内置广告都是垃圾内容,推送的小说都是小黄书,
推送的APP都是坑钱坑时间,广告本身就没有什么创意和亮点,看完都没有下载欲望。几年前网易的吃鸡游戏,曾经和京东进行了一次植入广告合作,他们将广告商的内容以各种形式放入游戏素材中,最终效果是大获成功。
但并不是每个广告都适合这种方式,而且这种量身定做广告的植入工作量,肯定比起直接镶嵌一段广告。。难多了。
像这种定制植入广告在国内非常少
说到底,要想让玩家对广告不那么反感,一方面是植入的时机和地方巧妙,另一方面则是提供足够的奖励内容。海外游戏目前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方式,玩家每天登录可以领取奖励,这个界面有一个提醒,
如果你看广告的话就可以加倍奖励。笔者相信国产手游要是有这个功能,大家都不会拒绝,动动手指看段广告就能拿到奖励,远比打一局游戏容易多。
海外游戏通过奖励来刺激观看广告
这个思路可以延伸到其他方面,每局游戏或者完成任务后,给予玩家一个选择空间,看广告就有额外奖励,对于玩家而言是难以拒绝的诱惑。另一个方案则是将广告和礼包捆绑起来,看完广告就能获得礼包折扣,
对于本身有付费欲望的玩家而言,这也能够提高转化率。游戏内置广告也许没有消失的那天,但笔者希望游戏制作人不要蠢到,只会将广告冷冰冰砸到我们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