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农历春分,第四个。。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
“黄埔生态优美,工业繁荣,城乡一体。我们聚焦乡村振兴,出台现代农业十条、乡村振兴十条,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现代种业等特色农业,促进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打造共同富裕实践区。欢迎来到黄埔。
共建农业、农村、农民,实现丰收共赢。为了迎接这个节日,黄浦。。。。陈勇通过。。为2021。。农民丰收节“打call”。
。。加载.
。。。。大丰收
今年3月,广东。。农村工作办公室批准在广州市黄埔区设立广东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区,这也意味着黄埔区将全力探索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特大城市和乡村振兴之路。现在,
黄埔区和广州开发区基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正在积极布局生物种业、智慧农业、现代都市农业等领域。
科技兴农:建设农业科技的“黄埔军校”
6月29日,黄埔乡村振兴项目“升级”。“黄埔红”红茶创意园、。。航天现代农业创新中心相继开园,隆平院士港(R&D院士中心)封顶。这是黄埔“百大工程庆典”大会期间,乡村振兴领域的三大重点工程。
本次大会,涉及乡村振兴的重大项目有20个,总投资约110.8亿元。
7月,走进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龙坪的稻香园。连片的稻田像金色的毯子,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摆,搅起层层稻浪,阵阵浓郁的稻香扑鼻而来。据悉,大吉沙岛龙坪的稻香园,经过前期生产测算,
单季最高亩产已超过1200斤。
长期以来,黄浦区不断推进科技兴农、科技强农,培育壮大黄浦区水稻科研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方面,黄浦区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联合成立了隆平农业科技黄浦研究所,开展杂交水稻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另一方面,打造隆平院士港,通过引进高端农业科技资源、
科学开发长洲岛农田资源,打造世界级农业科技研发高地。黄埔将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的“黄埔军校”。
宜居乡村:进一步繁荣城市,从世外桃源退一步
漫步黄埔区夏静村,附近有散落的鱼塘,田园风光,俯瞰地平线,还能看到高楼林立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一角。
随着黄埔经济的快速发展,美丽乡村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稀缺资源。为了激活乡村,黄埔将补齐短板,全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2020年,
行政村100%达到省清洁整洁村、美丽宜居村标准。夏静村、麦村和大吉沙岛已成为网络名人的新出拳点,美丽的乡村令人着迷,游客络绎不绝。
面向未来,黄埔将进行乡村建设,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一方面,打造更高质量的新型城乡一体化关系,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另一方面,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继续开展全区“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开展全区村庄净化、绿化、美化。
现代都市与美丽乡村的美好画卷,正在黄埔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徐徐展开。
今年3月,广东。。农村工作办公室批准在广州市黄埔区设立广东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要求该区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村改居综合改革,为最新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提供“黄埔经验”。
方向明确,路径已定,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在加快部署,狠抓落实:
——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院士港和三个创新型研究院建设,跟进院士农业科研项目的实践转化。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打造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较大影响的黄埔特色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样板。
——制定支持农业数字化改造政策,扶持、培育“互联网农业”新业态,促进该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
从种稻米到“种”纳米| 乡村振兴黄埔探索
进一步繁华都市,退一步世外桃源| 乡村振兴黄埔探索
万象更新,乡村“再生”| 乡村振兴黄埔探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吴雨伦
【设计】李志颖
【作者】 吴雨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标题:书记话丰收!黄埔区委书记陈勇为丰收节“打call”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59070.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