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浙江第一家新华书店在杭州习字湖畔诞生。此后的几十年里,新华书店的形象几乎没有变化:长长的圆柱招牌上,红底白字写着“新华书店”,各个店面的布局大同小异,基本没有什么服务。
顾客自己选书,在收银台结账,似乎完成了书店的使命。
“新华书店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从创办之初,各行各业的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学生、读者都可以在书店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然而,随着网络销售和数字阅读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个性化阅读。
我再也不愿意去新华书店了,那是一个陈旧模糊的书店。浙江新华书店集团董事长王忠义说。
不仅仅是浙江,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几乎都暴露出了类似而紧迫的危机:与书价相比,还不如网店打折;比起形象、服务、阅读体验,不如新兴的民营书店新潮。下一代读者用脚投票,新华书店要留住他们。
王忠义介绍,2016年起,浙江新华实施“一店一景一店一品一店一韵”的书店生活美学,计划用3年时间“装扮”全省新华书店。
汤显祖在遂昌县(明代称“平昌”)任职五年,当地新华书店于2017年10月重新开张。转型升级后,书店有一个白墙黛瓦的开放式庭院,二楼有一个大露台。读者可以围坐在桌旁,围着火炉喝茶。
这家新店从未做过任何大规模的宣传,靠朋友的口口相传,迅速成为遂昌新的文化地标。
嘉善县新华书店2018年夏天重新开业后,最多时一天有5000多名顾客,工作人员“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浑身无力”。新店是根据唐玺古城嘉善的布局设计的。木檐对应西塘的水岸民居,细长的中庭。。着纵横的河流。
书亭是一艘装满书籍的乌篷船。每当走进书店,几乎都能看到读者在这里自拍。
不仅仅是在浙江,你有没有发现你身边的新华书店也在悄悄变美?
对于郑州市民来说,新华书店是这座城市最古老的文化场所之一,从1954年解放路店读者大排长龙,到1999年太康路购书中心开业时轰动全城,再到2018年桐柏路店焕然一新。
河南郑州市新华书店营销策划部经理艺鹭说,新华书店按照“一店一特色”的理念,因地制宜:商圈的书店融入时尚前沿元素,靠近生活区的侧重便捷,大型书店打造为综合性文化空间。
桐柏路店是一个3000平米的“城市文化接待室”。装修风格采用简单的灰色和复古原木色调。
为不同的客户打造了不同的阅读场景,如围绕“知识之树”的——咖啡阅读场景、“路灯下的阅读走廊”、“街景窗”阅读场景等。而休闲区和文化创意区已经被书架隔开。
艺鹭说,改革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是内在需求。“传统的新华书店一直以经营各类图书和电子音像制品为主,客户主要是学生、阅读爱好者和中老年人。现在新华书店已经从单一的图书销售变成了综合商店。
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
新华书店深知,在提升“颜值”的同时,“内涵”才是留住顾客的关键。毕竟“打卡”一次就够了,频繁拜访还需要更多的理由。
买书越来越方便,这也是很多客户提到的原因之一。郑州新华书店推出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模式,即书店里你看中的书可以同步在线下单;书店还开发了微信搜书功能,登录了书店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你可以找到这本书是否有售,以及它在书店的位置。
浙江新华书店充分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开发O2O微商城、移动支付、自助购书、导购机器人、客户分析系统等智能新零售工具,加快智慧书店建设。2018年,
《萧山日报》在浙江做了一个调查。周末你最喜欢去的文化机构有哪些?结果显示,萧山新华书店占92%,其他机构仅占8%。这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新华书店,在2018年重新开业后,
这里成了营业到深夜的“零点自习室”,成了萧山市民喜爱的文化场所。
新华书店意识到买书不再是书店的唯一功能,文化场所有了更广泛的吸引力。
石家庄有这样一家书店:书架前摆放着各种卡通造型的红色靠垫、躺椅沙发、懒人包沙发、亲子吊篮、儿童双层床,甚至还有家庭餐桌阅读、酒吧阅读等阅读场景。——.这大概意味着这家人已经搬到书店去了。
石家庄新华书店大米研究室的经理李说,书店位于一个折扣商场的南端,离市区很远。大多数家庭周末开车去那里玩。“所以书店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家庭阅读。”名字也挺感动的。
“米粒”是家的谐音,“米”是最离不开的食物,人们常说书是精神食粮,所以把它们结合起来取了这个名字。
饭米粒书房在前期调研中还发现,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是购买力旺盛的80后90后,他们更喜欢卡通的、可以拍照的、可以分享交流的商店。为此,饭米粒书房大概是唯一一家有卡通形象代言人的新华书店。
大米爸爸、米花妈妈、小米粒和萌宠粒粒,这一家人“生活”在饭米粒书房。大米爸爸是稻田研究所的一名技术员,外表严肃但很好相处;米花妈妈是仓谷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讲故事好听;小米粒今年4岁半,
在仓谷幼儿园上中班,喜欢看书、画画、遛粒粒;粒粒是一只半岁的小黄鸡,最爱吃米,米粒家上下两层楼满满都是“米”,不怕它吃。
李洪丽说,书店主打“家庭体验式阅读”,在满足孩子阅读的同时,也照顾到家长的需求。一楼是“动区”,以儿童阅读为主,二楼则为安静阅读、深度阅读的人准备。除了“小米粒”们爱看的童书,
最畅销、最经典、最生活的书这儿都有。用李洪丽的话说,就是“既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可琴棋书画诗酒花”。
从2017年10月1日开业以来,饭米粒书房的读者越来越多,既然是互联网时代的“网红”店,也要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运营。比如,建微信群,书店的微信群叫“谷仓”,跟店名一脉相承,
如今已经有了1号谷仓、2号谷仓、3号谷仓三个微信群,近300名成员;建活动群,都是参加过“饭米粒家庭日”活动的家长,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书店的微信公众号上线以来,周二推送“睡前故事”,
周四是“收藏经典”,周六是“家庭日活动”。
李洪丽说:“你要不停地提供有用的东西,读者才会留下来,还要通过活动,增加群里成员的黏性。未来我们想根据读者的不同诉求,细分不同的群,这样推送的内容更精准,不让读者有被打扰的感觉。”看来,
想持续做“网红”,还真是要下功夫。
饭米粒书房有一个4岁多的小顾客,平时比较内向,和幼儿园小朋友交流也有困难,但他特别喜欢这里,家长几乎每周都会带他来。孩子爸爸说:“饭米粒书房是公共空间,但有家庭般的场景氛围,
还有丰富的图书、同龄的伙伴、有趣的活动,孩子可以悄悄观察别的小朋友,他不是焦点,这让他很放松、很自在。现在还是不爱说话,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啦!”
在书店的留言墙上,一位家长写道:“每晚爸爸妈妈的睡前故事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如今我也成为家长,总想找一个可以全家人一起阅读的场所——‘饭米粒书房’终于让我找到了。”
你有多久没去新华书店了?不妨去看看,几十年老店集体“变身”,但爱读者的心没变。
翻开《萧山新华书店店志》 ,一位名叫吴忠富的老员工回忆了自己上世纪50年代在新华书店的经历:那时条件艰难,有时他们白天售书,夜里就在仓库里打地铺,空间不大,男女之间就用书籍搭成围墙隔开,
这是一种艰难时期的浪漫。而现在,江南的冬夜是寒冷的,临近午夜,书店的灯仍然亮着,茶也暖着,店员和书,都等着。
标题:新华书店总店(新华书店门店)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62305.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