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平台上,阅读博主已经成为一种新兴职业。
其中不乏真正推荐书籍、分享知识的博主,但也有少数卖家、书商喊噱头、赚流量、吸引眼球、推广告。
某平台上很多人宣称,“读书的时候博主不仅实现了读书的自由,还通过读书赚钱,读一本书可以赚500元。我每周都会收到出版社的邀请,支付我的学习费用。”
甚至还有培训阅读博主的课程广告,说做阅读博主一年能赚几千万。
真的是这样吗?
《但是还有书籍》剧照
全文3547字,阅读时间8分钟左右。
1
吸引人的阅读“商业”
26岁的读者肖骁喜欢阅读哲学和社会学书籍。他关注了豆瓣、微博、Tik Tok等各种平台的多家出版社、书店、读书博主。
据他观察,出版社。。卖书比较多,发布的。。。内容大多是卖书优惠政策,推书内容也比较生硬。
相比较而言,读书博主的推荐更贴近读者兴趣,介绍更生动有趣,更吸引人。
他经常看到“做阅读博主年薪千万”“实现阅读博主的秘密”“全职宝妈做阅读博主收入翻倍”“出版社编辑主动送书实现纸质书自由”等.各种吸引人的标题都在告诉他,做一个读书博主不仅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久而久之,他渐渐蠢蠢欲动:读书真的能成为一门生意吗?
看完一本书,在镜头前表达自己对阅读的想法,然后把这本书推荐给读者,不是也可以吗?
想把阅读做成生意的普通读者不在少数,已经有人开始行动了。
去年12月,从事房地产策划的孟女士在经历裁员后,选择做一名读书博主。当时她告诉记者,读书让她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掌控感,做读书博主是想为以后开书店做准备。
现在,五个月过去了,她的粉丝群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增长。她在。。间自嘲,明明是读书博主,最后却成了颜值博主。
网友@煎饼橘子也吐槽说,自己在努力成为一个读书博主,结果粉丝越拍越少。
事实显而易见,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读书博主,生产的内容良莠不齐,同质化的推书笔记和毫无吸引力的阅读感悟分享让人无法感受到对书籍的兴趣。收入更远不如宣传得那么诱人。
2
赛道野蛮生长
“一年的读书博主生涯让我感慨赛道内鱼龙混杂。”博主犹在川吐槽,他平时也关注其他读书博主的内容,在他眼中,真正好的博主极少,“手指头就数得过来”。
他教读者一句话判断博主的水平:假设有同样题材的几本书放在你面前,通过他的讲解能不能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那本。有的读书博主被批评“书都没翻开就照着稿子念”。
读书博主野蛮生长。区别于专业、严肃的书籍,做营销推广更容易的是更为功利的书籍。
嗅觉灵敏的一批书商先行“下海”,卖起了19.9元5本的《狼道》 《鬼谷子》 《口才三十讲》 《情商31讲》 等。
有些博主宣传图书的口径无比浮夸,“这本书让我脱胎换骨”“与同龄人拉开差距,提升认知的十本书”“读完这本书,我突然不内耗了”……这类图书的销量往往不错,却也引发质疑。
做严肃图书推广的博主则不屑于与此类急功近利的图书扯上关系。
主要分享社科类、严肃文学类图书的博主冰姐说,平时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严肃图书读起来费劲。十四亿国人,可能只有10%的人有阅读习惯,因此,严肃图书的读者基数很低,
自然对自我有要求的读书博主能找到的受众就更少了。
在某平台上,有数万条和“读书博主”有关的话题,头部博主粉丝能达到上百万。“读书博主”究竟怎么做?能不能赚到钱?每个人都想要寻求答案。
博主冰姐介绍,图书类的博主账号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公司化运营的账号,批量生产、批量推广;第二类是有一个小团队,文案、剪辑、运营都有分工;第三类是个人账号,自己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2022年我国出版图书数量114亿册,人均拥有量8.09册。如此庞大的图书出版量,如何把好书推荐给读者,确实是个技术活。
有博主曾列出过读书博主能够分享的几类垂直内容:分享单本书、分享书单、分享阅读方法、分享阅读工具、分享阅读周边、分享阅读状态、分享阅读环境和分享学习自律相关内容。
3
如何从0到1?
博主冰姐向记者讲述了她的账号从无到有的过程。
冰姐原名于冰,是黑龙江人,中文系硕士毕业后就进了出版社做编辑工作。
工作到第四年,她所在的黑龙江出版集团教育出版社和新华书店打算联合打造一家全新经营模式的“果戈理书店”,她被调入书店工作,干了四五年,做到总经理的职位。
“我觉得自己行了,就想辞职出来创业,自己开了一家书店,结果创业一年就失败了。”2020年年初,赶上了疫情,项目没有了,失业的不光是自己,有人是跟着她一起辞职出来创业的,团队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还背着一身债。
那一年,很多人在抖音上都赚到了钱,所以她想,既然没别的办法,就只能通过这种成本最低的路径,重新上到牌桌打牌。
成本就是一台手机和自己,核心是脑袋里无形的知识财富,怎么转化成可以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变成物质财富能养活自己?
于冰的账号内容
之前,于冰做过微信公众号,当过编辑,文笔尚可,也写过不错的内容。但做。。。才发现,。。。的文案逻辑和公众号的写作逻辑完全不同。
“它要求你在前三秒就要把人抓住,如果抓不住,人家就划走了。到现在短到了0.8秒的时间。所以关键不仅仅是文案的表现力,而且是整个。。的视觉表现力,包括出镜博主的表达力,对镜头的感受,形象,
还有画面的结构,颜色,配比,是综合性的视觉传达。跟原来干的事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刚开始做的时候非常难受。”
最早,他们12个小时才能拍一条。。出来。“话也不会说,软件也不会用,剪辑也不会,赶上疫情,也不可能出去找人教你,都是自己一点点摸索。”
内容的方向和风格也没有确定下来。一开始是模仿,觉得谁拍的好,就模仿谁的风格。
四处学习。。。技巧,找身边的人请教。一些。。。的课程教她,第一个字应该怎么写,几个字要有一个反转。“技巧学多了,最后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了。”
从文学到社科、从艺术到教英语,一个多月里,没有规划的推书内容发了一堆,数据不断扑街。像坐过山车般,大家都很沮丧:要不就再磕一个月,不行就算了。
直到转折性的数据反馈出现。为了找创作灵感,她和团队的其他两人绿川和白白一起去松花江边散心。刚到江边,天降骤雨,几人与热心打伞的东北大哥挤在棚下,一同看着江南的建筑群,
想到了昔日的重工业基地、如今萧索沉寂下来的故乡东北。
回来后,他们集体创作了一期内容,就叫“东北文艺复兴”。也许是这话题让身在异乡的东北人共了情,自那期内容开始,她们做了一系列关于东北的话题,推荐东北作家的书和东北本地文化,
让“冰姐扒书”的粉丝终于破了万。
第一条爆款。。,100多万播放量,说的也是东北故乡的话题。“那个时候,我们才突然意识到,所有的技巧都是表面的,真正打动人的还是情分。”
他们确立了一个选题原则:做擅长和喜欢的,才做得出走心的内容。
如今,全网粉丝超过70万的于冰得到读书博主圈内人的认可。从最早的三个人,到现在的七八个人,。。。团队所有人都是兼职,大家都有各自的本职工作。包括于冰,也刚在前段时间辞去了哈尔滨某家书店的总经理一职,
打算重新创业开第二家自己的书店。
4
年入千万的博主?有
那么,网络上所说的“读书博主年入千万、实现财务与读书双重自由”的说法,属实吗?
于冰介绍,千万量级的读书博主确实是有的,而且年入千万都说少了。不过,年入千万的博主普遍是公司化运作,需要养活一整个团队。
“大家只看到人前显贵,并没有看到人后遭罪。一个行业能做到头部的人,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就出来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蛰伏,才被人看到光鲜亮丽的一面。”
于冰介绍,千万级的读书博主,虽然有千万的流水,但背负着高昂的运营成本,无法停下,因为博主本人就是生产力,有的人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异常辛苦。
当然,“读书博主年入千万”的话题不排除有人故意炒作。一些人以此为噱头兜售课程,以培训读书博主为盈利手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存在即是合理。”于冰说,像她这种类型的人,很难做出百万级的大号,“我也想有大流量,但是拉不下面子去卖利润高但营养有限的书。”
仅靠图书带货,于冰的账号每月销售图书金额能超一百万。“从2022年年底才开始有不错的销售业绩,之前都很差。而且这只是好的时候,不好的时候,可能也就三四十万。”
于冰说,自己还是走了许多弯路,犯的主要错误是:面对飞速成长的平台用户和不够明确的用户需求,推荐了一些偏离大部分用户认知的书。导致虽然抓住了平台红利期的尾巴,零投入完成了账号的冷启动,
却没有抓住涨粉的尾巴。
“书店人的清高反复被现实捶打,很痛苦,几度想放弃。若要说得到的经验,就是四个字:不要自嗨。”
大河报豫。。记者张晶晶
来源: 大河报
标题:网红博主如何选品(网红博主确诊肝癌)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62683.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