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大部分射击游戏都是以第一人称视角为主,很多竞技射击游戏也基本采用这种模式,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玩家因为3D而饱受自身眩晕之苦,很难体验到射击游戏的快感,所以在某种程度上,
第三人称视角的射击游戏(TPS)其实比第一人称要亲民得多,这也是大量玩家不接受《CS:GO》、《彩虹六号》就能轻松玩各种第三人称逃脱游戏的原因之一。
虽然TPS游戏不是主流,但不可否认它有着巨大的市场。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TPS游戏坚持创新。
比如今年年初火的服务游戏《圣歌》和《全境封锁2》就是TPS游戏。说到TPS游戏,就不得不提微软出品的《战争机器》系列。
虽然这款游戏在国内的讨论并不是很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款游戏是目前微软Xbox平台上除《光环》和《使命召唤》之外最受欢迎的射击游戏。
《光环》难产的两年间,《战争机器》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代替了“军士长”。
《战地技能》玩过一定年份游戏的玩家应该知道,早些年,在《反恐精英》这样游戏节奏适中的竞技游戏诞生之前,
最受欢迎的竞技FPS游戏是竞技场FPS游戏,如《雷神之锤》和《虚幻竞技场》。
制作《战争机器》的开发商是Epic Games,《虚幻竞技场》的开发商和发行商。所谓竞技场FPS游戏,就是玩家可以在一个封闭的地图中手持各种武器进行战斗。
而且玩家的移动速度也很快,而且通常跳跃能力很强,所以在战斗中玩家需要一直保持移动,每局之后玩家会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空中。
《虚幻竞技场2004》
虽然这个游戏的规则很酷,但是玩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练习,而Epic希望在开发了很多《虚幻竞技场》之后,做出一款节奏适中,没有花哨打斗的射击游戏,就像《虚幻竞技场》一样。
在真正的战场上,你肯定不会看到士兵一边旋转跳跃,一边向敌人冲锋。他们经常需要躲在掩体中观察情况,等待机会,Epic想在一款射击游戏中强化这一特性。
他们只有做一个TPS游戏,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Epic希望在这款游戏中体现战场的残酷和血腥,所以在引入了限制。。元素后,EPIC将游戏命名为《战争机器》。
游戏的Logo也是非常醒目的血红色装备。
红色和黑色是游戏的主色调。
当时Epic手里有虚幻引擎,授权赚的盆满钵满,但很难支撑他们拿出全部资金的一部分用于这个新IP的开发,于是四处寻找其他游戏发行商发起合作。
恰好微软即将发布下一代主机Xbox360,他们担心自家主机推出时的游戏阵容。第一部大作《光环3》暂时不做了。
《战争机器》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微软的空缺,于是双方达成合作协议,《战争机器》将只登陆微软的Xbox主机和Windows系统。尽管有合作,
但Epic表示Xbox360的内存处理性能较小,需要升级内存才能让游戏在主机上有更好的表现力,并为微软提交了游戏在高低内存的表现力。为了能够在新一轮的主机大战中夺得第一名,
于是,他一挥手,拨款9亿升级Xbox的内存。
XBOX 360
重新定义TPS原始一代《战争机器》发布于2006年。凭借虚幻引擎3的强大性能,在当时的画面标杆中领先次世代主机,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主角马库斯,在科幻背景下展开拯救人类生命的冒险故事。
《战争机器》无论是剧情塑造还是人物设定都充满了美国式的英雄气概,主角马库斯也是一个五大名嘴三粗满口脏活的粗人。显然,这不是一部适合所有年龄段玩家的游戏作品。
虽然有掩体射击系统的TPS游戏不是《战争机器》发起的,但在当时,《战争机器》为后来很多TPS游戏的开发提供了灵感,比如掩体之间的移动连接。
当敌人粘在他脸上时,他可以用武器上的电锯把敌人切成碎片。同时,他在游戏过程中引入了紧张的电影剧本表演和极具动感的镜头抖动,让玩家在这款游戏中除了“爽”之外不会有任何其他复杂的感受。
与大怪物的战斗
早年间的《光环》 系列与《使命召唤》 系列均凭借的在线多人对战模式在Xbox平台以延长游戏的生命力,似乎在那个时候一款单机打枪游戏若是没有多人对战则就会显得不入流,
而即便《战争机器》 是一款TPS游戏也依旧没有松懈在多人联机上的设计,在初代作品中《战争机器》 就已经包含了主流的本地分屏联机以及4V4的多人对抗模式,
在此之前微软主机上最受欢迎的多人联机游戏时而是《光环》 时而是《使命召唤》 ,而《战争机器》 的出现直接将这两位老将挤了下去,
一举成为Xbox360最受欢迎的射击游戏。初代游戏的销量达四百万套,这个成绩对于一款主机独占游戏来说已经是十分亮眼的,
而主角马库斯也被玩家们戏称为继《光环》 的士官长之后的微软第二大猛男。
《战争机器2》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鉴于初代作品的优秀表现,微软方面也希望Epic能够继续推出续作,而Epic方面也正有此意,在初代作品上市之后他也发现有许多设计可以做的更好,于是仅在两年之后,
《战争机器2》 便顺利发售。续作不仅有着与前作旗鼓相当的高质量,并且强化了战役模式的表现力,在原本的电影化脚本演出的基础上加入了些许好莱坞风格使得剧情的表现力更有张力,
同时在剧情的刻画上除了一如既往的粗糙人设也引入了不少情感戏码,让玩家们也能感受到马库斯这个糙汉也有温情的一面。而后续的作品也是一如既往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更多的是为游戏做加法不断的完善迭代,
马库斯的三部曲最终也拥有一个完美的落幕。
《战争机器3》
结语在《战争机器》 三部曲完结之后,游戏的制作人Cliff Bleszinski选择了离开Epic,他认为自己在这里已经没有额外能够发挥的才能了,而没有了这位制作人,
Epic方面自己有联合其他的工作室搞了一部外传作品《战争机器:审判》 ,由于内容设计上的不用心导致游戏的销量和口碑双双不理想。似乎是Epic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再做出以往质量的作品,
加上那时的他们已经不用在担心挣钱的问题,于是在后来将《战争机器》 的IP卖给了微软,而后由微软自行指派工作室开发四代与五代作品,游戏的口碑才逐渐回升,恢复到原先最受欢迎的微软射击游戏。
《战争机器5》
如今的《战争机器》 共计推出了六部作品,并且直到今天依旧是微软手中的一大头牌,享受与其他第一方游戏同等的待遇,其最新作《战争机器5》 好歹是终于有了原来的味道,
有不少老玩家表示若是想入坑这一系列,那从这代入坑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战争机器》 的成功一方面依靠其自身优秀的游戏品质,另一方面也算是占据了天时与地利,
若是没有“ 《光环》 的代班人”这个头衔,或许不会像今天这般分光。无论如何,希望微软方面能够继续维持住《战争机器》 本该有的风格,
毕竟能够在多年之后依旧保持着高人气与高销量实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标题:战争机器百度百科(pt 战争机器)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63720.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