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太空机械臂,很多人会想到美剧《太空部队》中的场景。某国空间站用机械臂切掉另一国卫星的太阳能翼,让刚刚沾沾自喜的地面指挥官目瞪口呆。这样的画面真的很过瘾,看着很过瘾。
但太空机械手真的能像美剧中描述的那样“斩断翅膀”吗?
真的能剪翅膀吗?
从工具的角度来看,似乎是这样的。虽然现在的机械臂没有配备剪刀,但是它的末端执行器是模块化的。以现在的技术,用剪刀、锤子甚至电钻模块代替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果真的要“削翼”,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
也就是空间机械手的速度太慢了。
这个末端执行器在设计上是模块化的。
你换成这样的模块也不是不可能。
是的,空间机械手并不像汽车生产线上的机械手那样每天快节奏的忙碌。它更像乌龟,或者像《疯狂动物城》年的树懒“闪电”。每一个动作都是慢动作,最大线速度和角速度一般以厘米每秒为单位。
即使是毫米级的。以这么慢的速度“插翅”,可能追不上。
这个速度实际上是NNN时代的速度。
比如国际空间站上的加拿大arm 2,在桁架上的最大移动速度为2.5 cm/s,角速度更慢。在水平“捕获”飞船时,基本可以用“擀面杖、掷针”来形容,割开其他飞船的“翅膀”也是一样。而且,对方还是不合作的对象。
机械臂没有“慢”操作的余地。
它的最快移动速度也是2.5厘米/秒。
机械臂捕获航天器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机械臂跑得再快一点不行吗?我不能。我上去控制一下。我对操作钩机很有经验。但实际上,机械臂的移动速度首先受到电能的限制。用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电能驱动电脑问题不大。
但是想要驾驶大型机械设备,还是捉襟见肘。
电不允许它跑得太快。
其次,机械臂执行空间任务时,基座处于自由漂浮状态,基座载体与机械臂之间存在动力学耦合,动作幅度越大,动力学耦合现象也越明显。机械臂的运动会改变载体的位置和姿态,而载体位置姿态的改变,
也会反过来影响空间机械臂末端的定位,同时也会放大空间机械臂末端操作器的定位误差,不利于空间机械臂的高精度控制。因此,它不像开钩机,而像起重船开啤酒瓶盖。
这是一个动对动得复杂问题
当然,采用一定的补偿机制,还是可以让机械臂在大幅度动作下将精度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比如根据当前位姿与目标的位姿,计算空间中和机械臂期望的末端线速度和角速度,然后利用空间站基座的陀螺获得基座角速度,
所谓的陀螺,在我们的空间站上就是那四个“大馒头”。再计算空间站基座的线速度和雅克比矩阵、计算空间机械臂雅克比矩阵,利用基座速度对空间站期望的末端速度在工具坐标下进行补偿,计算机械臂期望运动的关节速度。
这些大馒头里就是陀螺仪,与机械臂得运动息息相关
其实,机械臂在空间站上的功能已经够多了,比如舱体表面爬行转移、舱外状态监视与舱表状态检查、辅助航天员出舱活动、转位实验舱,开展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捕获悬停航天器,
辅助对接、转移货运飞船载荷、辅助航天员转移核心舱太阳翼等等,已经够忙了,“剪翅膀”只是大家的一种风趣幽默和美好想象,不必当真。
我国机械臂辅助航天员出舱
我国机械臂辅助航天员出舱
标题:太空机械臂真能剪翅膀吗?移动速度慢得像乌龟,最快每秒2.5厘米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63772.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