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这款游戏上线就有各种争议。很多对国产游戏有信心的人也是第一次在PC上体验游戏。萌妹子是萌,但是《小氪》648之后,
感觉这个游戏的收集元素不是我能控制的,决定看看其他大佬的抽卡之旅。
萌妹子是妙姬入坑的最大动力。
在著名的DC老师宣布从FGO退休后,他第一次开始玩《原神》。DC老师上线后连续充值三次,充值近24万原石用于抽卡,实现了全图插画的成就。有的。。还抽到近30万才被“刻”出来。
实现全图。很多玩家会拿《原神》的卡池水平和FGO比,只有“大佬”才能驾驭,而不是“普通玩家”。
老板,一言以蔽之,“你说我充50万还不如买车。要不我先充50万,再买辆50万的车?”这是老板。
普通玩家,这个词其实很微妙。有像作者一样想要氪却又力不从心的吃土青年,有坚忍不拔挑战肝功能的圣雄甘地,有每天半小时不花一分钱的佛教玩家。事实上,这些玩家构成了一款游戏的主要人群。
同时,不可回避的话题自然是如何在游戏中盈利,如何为此买单。
游戏付费可以分为买断制、时间/月卡付费、免费三类。
其中买断制是最容易理解的,也是进入门槛最高的。各种单机游戏,一些网络游戏,比如在国内运营的《守望先锋》。月卡和点卡是早期在线MMORPG采用的长期支付机制。
早期的《石器时代》《传奇》755-79000都属于这一类。而免费是最贵的,这句话对于国产免费网游来说大概是最合适的了。免费游戏《梦幻西游》,
这是一个里程碑。所谓“十万是介绍,一百万不稀罕。”在端游、页游,以及现在大部分网游之后,采取了免费入场、降低门槛、道具收费的模式。
《征途》作为一款单人游戏,以游戏内部交易为主要收费方式,同时采用最先进的“卡池抽奖”模式。是原创的吗?
主机上的单机内容是付费的先例,可以追溯到2013年EA出品的《原神》。这个游戏允许玩家在他们的武器合成中使用现金购买材料。
也适用于剧情和合作玩法——,类似于《死亡空间3》两个人一起玩剧情的模式。之前EA 《生化危机6》和育碧《质量效应3》都有类似的系统,但还是局限于多人在线。
在日本市场,同类的典型例子是2014年的PSV游戏《刺客信条3》。这一举动立即遭到大批玩家的抗议。
主打单机游戏,游戏的角色、装备,这类游戏体验的主要要素作为收费的要素,《自由战争》可以算是国产游戏付费模式的又一次重大进化。目前口碑不太好。
不过考虑到目前只有PC版,更适合抽卡支付模式的手机用户还没有大规模进入游戏,而一向以傻钱爱抽卡著称的日系服务器也还没有上线,所以这款游戏的成败,
我们要等到手机和海外服务器的运营数据上线才能证明。
如果,我的意思是《原神》是一个买断制的单机游戏,大家会买单吗?
注意,不要迷路。我是爱玩的妙姬,我爱游戏,也爱二次元。
标题:从《征途》到《原神》国产游戏的氪金之路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63877.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