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pa说第六季有一集的题目是:
你支持《奇妙星球》给做好事的人发红包的新规定吗?
在地球上,你能看到做好事的人最多的地方,
应该是网络众筹的平台。
看到别人有困难,我们尽力而为。
这应该是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行为。
可怕的是,
有些人用善良换取自私,
有些平台把商誉当成生意。
前段时间,梨。。发布了一段卧底“水滴”的。。,登上热搜。
记者在卧底过程中发现,水滴雇佣了大量线下“筹款顾问”。
进入40多个城市的大医院,引导患者发起募捐。
可怕的是,他们不是善良,而是完成公司的KPI。
“患者每发起一次募捐,就有一笔提成。”
5有效单80元/单,
6-10有效单100元/单。
每个月还有一个末位淘汰制:完不成35单就被辞退。
所以他们不会考核患者家庭的经济情况是否符合条件,
也不会管筹到钱之后,钱会用在什么地方?
他们只关心这个月是否能完成KPI?
在他们眼里,没有善意,只有生意。
为了能快速“扫楼”,找更多的人,
促成更多的筹款、拿到更多的奖金。
他们会给自己建立一套工作流程:
你在网上看到的“催人泪下”的众筹发起文,
只不过是这些顾问“复制粘贴”的统一模板而已。
有平台把众筹这一善举当成考核员工的KPI,
就会有人利用平台漏洞钻空子骗善款。
今年7月,唐某涉嫌购买虚假病例,
在众多筹款平台上发布骗取网络筹款,
最终被人民检察院判决其行为属于网络诈骗。
无独有偶,今年4月,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因突发脑出血入住医院,
5月初,其家人在水滴筹平台发起上限100万的筹款。
要知道,吴鹤臣在北京有2套房、1辆车、家庭生活富足,
治疗脑出血大约花费十多万,却还用水滴筹筹款,筹款金额竟然达到100万元之多?
虽然水滴筹事后发出了声明,但公众对于该平台的信任已经降低,
不仅监管不严格,水滴筹对于事后款项的去向也从不追查。
今年11月,水滴筹起诉了一个未把15万筹款用于孩子治疗的父亲。
水滴筹为何会知道此事?
并不是因为他们严格核查筹款的去向,
而是孩子因为没有钱治疗导致死亡,
母亲一怒之下揭露的父亲,水滴筹才知道的。
回到水滴筹雇线下“筹款顾问”扫楼拉人完成KPI一事,
。。被记者曝光后,他们再一次发布了声明。
一次次的。。被曝光后,
他们一次次的发布声明。
为什么不在事前就把各方面措施都完善?
为什么要在事情被曝光才去解释和填补?
不要随意透支大家的善心,
不要过度消费大家的信任,
否则,最后砸烂的还是自己的脚!
标题:“一晚就能赚5000”:筹款平台上的肮脏交易被曝光
链接:https://www.52hkw.com/news/rj/64125.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