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苦斗记
建平县榆树林子公社民兵连长王德才同志在回忆童年惨痛经历的。。上说:“只有在新社会里,我才能有一个家……”只有了解他情况的人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1929年,沈阳有一户姓王的人家。丈夫在药店打杂,夫妻俩日子过得很艰难。那一年,老婆第一胎生了个儿子,取名德才。肖德才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增添了无限的欢乐。
谁能想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期间,德才的母亲被日军炮弹炸死,全家悲痛万分。两岁时,德才失去了母亲。
我父亲干活的时候,因为他的德行和。。操守,没有人照看他,所以不得不用绳子把他绑在窗棂上。什么都不懂的肖德才嘴里喊着“妈妈”,父亲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像刀割一样。
不久,父亲因为身体虚弱被老板辞退了。在城市无法生存,父亲去农村卖“杀虫剂”为生,就这样过了好几年。德才七岁那年,父子俩来到榆树林,住进了美佳车铺。
这时候他们的药卖完了,钱也花完了。他们不仅没钱买菜,店主还每天逼着他们要钱。我的父亲,已经被多年的辛勤劳动榨干了血汗,再也不能忍受这样的折磨了。他得了一场大病,躺不起炕上。
一天晚上,父亲对德才说:“儿子,如果我走了,你要好好活着。记住,是日本人杀了你的母亲,这个吃人的世界迫使我们一家人彼此分离。”没等他说完,德才“哇”的一声哭了。
第二天父亲就去世了。当店主叫人用破炕席把父亲包起来抬走的时候,德才哭着跳了起来。店主的老婆把他拉回来说:“你爸爸死了,我得把你卖了。”掌柜把德才卖了两元钱,让本营的儿子刘臣拿去。
德才兼备来到刘家,夏天养猪,冬天拾柴,干着不称职的重活。一开始刘辰想把他当亲生儿子看待,但刘辰老婆生了孩子后,他对德才更加残忍。
灾难终于来了。有一天,刘晨对德才说:“你都这么大了!我给你找了个吃饭的地方,我去喂有钱的纽曼灵璧!”八岁的时候,德才要去地主家放羊。
美德光着脚跟着羊跑来跑去,两只脚磨出了大大的血泡。更别说,他每天连一顿热饭都吃不上。唉!恶业的孩子,谁可怜!
一天,一只老狗跑进羊圈,咬死了一只羊。地主牛灵璧知道后,用鞭子抽打德才,使他抽搐咧嘴。这个无知的孩子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恶毒的人!
那天肖德才被打了,被踢出了大门。当他伸手要工钱的时候,房东瞪了一眼说:“什么?钱?你还没丢我的羊呢!”德才在地里干了几个月,还是两手空空,只好回刘辰家。
看到德才没挣到钱,刘晨忍不住说,于是把他推出了门外:“你不能来我们家!算命先生说,我负担不起两个男孩的生活。去庙里出家吧!”
德才没办法,只好进了榆树林的老庙。一进深宅大院,我仿佛与世隔绝。他整天挑水扫院子,手磨破了,肩膀肿了,吃不饱穿不上。出家真的很难。只能把眼泪咽在肚子里!
晚上就更难了,烧香磕了头还要跪着念经。每晚跪三香,直到腿疼腰疼。不经意间,老和尚用铜管锅将其撞倒,头上满是淤青。
老和尚天天打他骂他,还指着佛像说:“老佛爷有灵,命由天定。他不真诚,来世也不会有报应!”美德和能力在心里诅咒:“呸!谁听你骗人的把戏!只要他能出去,他不在乎他应得的!”
肖德才被折磨得面黄肌瘦,再也受不了了,一天晚上偷偷溜了出来。在这茫茫的世界之海中,他自己也不知道漂流到哪里去了。
德才兼备,乞讨去高杖子村。楼主王凡看到别人瘦但是聪明,就把他甩在后面,放手了。他想从这个十二岁的孩子身上榨出一些油水。
肖德才要自己放三匹马。因为有点野,经常被马踩,腿脚流血。疼痛难忍,不敢让房东知道,怕房东说他干不了活,赶他走。
有一次,德才叫马再踢一脚,他就抽了几下马。正巧地主看见了,把他打了一顿,骂他:“你这叫花子羊羔,十匹马都打不过我。”德才和德行听了,觉得比挨鞭子还难受:穷人连禽兽都不如!
冬天马不用放,他就干点杂活。有一次,他给伙计们送饭,因为菜不够,又送了一次。穷人心连心,大家感激地说:“你真是我们穷人家的孩子!”“德才第一次听到有人夸他,心里觉得很温暖。
可是当德才回来吃晚饭时,地主气冲冲地夺下了他的饭碗说:“我有饭给狗吃,也不让你糟蹋,谁让你给伙计送两次饭?”说完就“啪啪”两个嘴巴子,把德才衣服扒了下来,将他赶出了大门。
这没娘的孩子,就像无根的草,没有地方落脚,只好沿街乞讨,为讨口冷饭,不知要挨多少骂,要受多少气。
严寒的冬天到了。德才晚上就睡在一个像石头笼子似的小石庙里,石板贴肉刺骨的凉呀!可总算是有个避风挡雪的地方。
年三十那天,村子里放鞭放炮,地主家杀猪宰羊,穿红挂绿。可小德才呢,却饿得肚里“咕咕”直响,当他走到地主家大门口乞讨时,地主一把将他推出去,骂道:“过年水火不出门,快滚!”
小德才过年无处讨饭,只好回到那个“石头笼子”。他一阵阵地饥饿,一阵阵地心酸。人家的小孩盼过年,小德才过年就像过那鬼门关。
到了晚上,小庙前来了一群穿绸裹缎的人,烧香点蜡,一看德才睡在里面,说是冲了他们的喜神,把德才连拖带打地赶出了村,从此小德才连这个“石头笼子”也不能再住了。
为了活命,德才就到喀喇沁右旗大地主于少文家里作杂工。这家地主,家大业大,骡马成群,上下有百多口人。老东家让他提水桶,少奶奶让他端尿盆。他提心吊胆,度日如年,像只小羊掉进了狼群里。
有一天,德才给于少文洗脚时,因为水热了一点,狠毒的于少文抬脚就把他踢倒在地,暴打一顿后,又把他拖了出去。
于少文的姑娘嫁给土木营子大恶霸霍家的少爷时,老地主要把德才陪送过去当奴才。德才不肯,老地主就把他缚在轿车的尾巴上,送到了老霍家。
老霍家经常窝藏武装土匪,有一次土匪丢了手枪,原本是少爷偷去的,却硬赖德才,把他吊在马棚里用皮鞭抽打,打得他昏过去数次。
太阳落了山,马棚里一片昏暗。德才用力拉着吊他的那根绳子直起腰来,眼望着满天的星斗,回想着自己的一生: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为什么家家财主都这么狠呀?他怎么也咽不下这口冤气。
一九四六年,八路军来到了离这儿只有五十里远的奎德素村,地主领着全家惊慌逃去。十七岁的德才早就听说八路军是穷人的。。。这回可盼到出头的日子了,他和伙计们杀了口猪,解解心中闷气。
不久,三东家的老婆独自回来看动静,听说伙计们杀了猪,就逼问德才。德才说:“那猪病得早就该杀,不杀也活不长。”三东家的老婆拿起煤铲,就向德才的脸上打去。
往常,德才受够了这婆娘的气,早已憎恨在心,现在又挨了她一煤铲,顿时激起了心中怒火,顺手举起个大木墩子,朝着那婆娘狠狠地打去,直打得那婆娘像鬼哭狼嚎一样地躺在院里喊叫着。
德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就背个筐子准备逃走。当他刚要出大门时,偏偏三东家带着一帮人回来了。三东家知道德才打了他的老婆,就叫人用绳子五花大绑地把德才捆了起来。
迟振海,把德才连推带搡地赶进柴房,一把将他推倒在地。德才知道迟振海心毒手狠,一向是伙计们的死对头,心想:“今天就是打死我,也不能在面前求饶。”
迟振海骂道:“奴才吃着主子的饭,还敢打主子!”说着就拿起劈柴,把德才打得皮开肉绽,可是德才仍然咬牙忍痛,既不喊叫,也不求饶。迟振海直到手累酸了,才扔下那根被血染红的棒。
德才躺在柴房里,像在针毡上一样,挪动一下就周身疼痛,他只能静静地躺着。天黑了,伙夫开了柴门,往德才怀里塞了两块干粮说:“孩子,要不快走,可要吃大亏呀!听三东家说,他要亲自收拾你呢!”
一句话提醒了德才,他忍着疼痛,挣扎着站起身子,晃晃悠悠地出了柴门,向大门口走去。当他开大门时,铁链子“哗啦”一声,这时他才知道大门已上锁了。
三东家正在上房训斥迟振海,说他连个小孩子都治不服,这时猛听见大门有了响声,急忙走出房门,一看德才想逃走,就从腰里掏出手枪。
德才见三东家举枪向他瞄准,心中一急,拼命往门缝挤,当他挤出半个身子时,就听到“啪、啪、啪”三声枪响。他一使劲挤出了大门。
德才像一匹脱了缰绳的野马,飞快地向野地跑去。天黑得看不见道,跌倒又爬起,他忘记了身上的疼痛,他不顾四外野狼的嚎叫。他只想着:只要逃出虎口,去投八路军,就有报仇的一天。
东方渐渐发亮,他才辨明了方向。当他走到一个岔道口时,万想不到迟振海在这里把他堵住了。迟振海端着套筒枪,冷笑着说:“你想投八路?摸摸你的脑袋!”德才的性命,又落在仇人的手心。
迟振海把德才押进那里奈村的一家烧锅院子。这个院子围墙高,大门严,迟振海认为德才插翅也难飞出去。于是他把德才放在伙房里,自己就到账房抽大烟去了。
德才在伙房里,盘算着自己的出路:要逃走吧,大门有锁,迟振海手中有枪,没法逃走;跟着迟振海回老霍家吧,三东家不会饶过他的。他不由得热泪滚滚,觉得死在临头。
他忽然想起了去世多年的父亲,好像父亲正站在面前对他说:“苦命的孩子,你长大了可要为爹妈报仇呀!”这时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头,对,拼了!他顺手摸起一把剁面刀。
迟振海躺在炕上正抽着大烟,屋里烟雾迷漫。德才悄悄推开房门,猛蹿一步,举起剁面刀,用力砍下去。迟振海“妈呀”一声,两脚翘得老高,刀正砍在大腿上,鲜血直冒。
德才立刻摘下挂在墙上的套筒枪,哗啦一声,推上了子弹。迟振海吓得滚到地下,直喊:“饶命!饶命!”
烧锅管事的闻声跑来一看,蓦然一怔,然后喊道:“千万别开枪啊!打死他,老霍家饶不了我们啊!”德才想不应连累别人,便说:“好!这回便宜你,今后要再和穷哥们过不去,可有算账的那一天!”
德才为逃走方便,把枪砸坏扔了,然后由一位姓赵的老头领着从后院小门走出去。他防备有人追赶,不走大道,直奔山梁朝着奎德素村走去。
他到了奎德素村,见到站岗的八路军,就要求参军。那位战士看他年轻,让他回家去,他哭诉说:“我没有家呀!财主要杀我,我要报仇才来当八路军的!”战士就把他领到连部。
连长史志礼听了德才所诉的苦难,看着他身上血迹未干的伤口,说:“你受的苦,就是咱们阶级兄弟共同的苦,咱们八路军就是专门和地主、。。派作斗争的。从今天起,你就是一位人民战士啦!”
德才于一九四六年四月参加了八路军后,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更加仇恨敌人。他积极学习,努力练武,提高本领,时刻准备消灭敌人。
德才勇敢机智,熟悉地形,经常给部队带路,消灭了许多股武装土匪,清算了霍家的老窝,给这一带人民除了大害。
德才在。的教育下,很快提高了阶级觉悟,就在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一日这天,他加入了。。共产。。从这天起,他以。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练兵、整训、行军、打仗,处处走在头里。
一九四八年,他参加承德砬子山战斗时,虽然头部受了重伤,但为了早日解放全国劳苦大众,他坚持战斗,不下火线,受到团首长的表扬。
一九五四年,根据。的需要,他复员到建平县工作。他在炼焦厂当过工人,在建设科当过科员,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能服从组织分配,埋头苦干,出色地完成任务,因此受到县人委的奖励。
一九六三年,他响应。的号召,回到榆树林子公社参加农业生产。他虽有残疾,仍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早起晚睡,捡粪积肥,为农业生产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此后,王德才全家五口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他常说:“我只有在新社会,才能有个家”这句话既是他对万恶的旧社会的控诉,也表达了他对新社会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