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大师》教学方案
《剃头大师》教学计划
教科书分析
本文摘自秦文君小说《开心男孩》。课文讲述了“我”给我的表弟肖莎剃光头的故事。剧情有趣,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趣味。文中的标题是“剃头匠”,但文中的“我”并没有剃头的经验。
只是为了摆脱“害精”的折磨,肖莎才匆匆忙忙去找医生,这才让“我”有机会成为“剃毛大师”。“我”刮胡子的水平与“大师”的称号形成鲜明对比,具有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正文长度比较长,有18个自然段。按照故事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6段)主要讲述了老理发师给肖莎剃头的经历。正文首先介绍了我的表哥肖莎,他天生胆小,怕鬼,怕喝中药,怕做梦。
还是怕剃光头,我开门见山,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接下来,作者描述了肖莎被他的叔叔带进理发店并被强迫理发的情况。然后,作者用两个具体的例子来描述肖莎剃光头时所经历的痛苦。
为“我”后来理发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7 ~ 18段)主要描述了“我”给肖莎剃头的过程。先写“我”,冒充刮胡子高手,把肖莎头上的坑坑洼洼剃光,把他叔叔的睡衣弄得像熊皮一样。结果小沙看见自己像个鬼。最后,
肖莎被迫去理发店剃光了像灯泡一样的光头,他的叔叔很不幸。
文章中有些句子表面上不难理解,但有内在含义。比如“我叔叔每次剃光头都要给‘害虫’双倍的钱。我叔叔不可能不知道“害虫”让肖莎受苦。
但是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害虫”呢?包含了大叔的无奈。再比如,“我敢说,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好的客户了。”肖莎敢让我给他理发,而且对我理发的要求很低。
从这个意义上说,肖莎是世界上最好的顺客。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肖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来除掉这个“害虫”。
文字语言幽默,略带调侃。如“冲进来,夺门而逃,怒目而视,抗议,担忧”表达了肖莎对去理发店理发的强烈不满和抵制;“害人害己”这几个字,形象地表达了肖莎对理发师的理发师的厌恶甚至仇恨。
写“我”给肖莎剃头的过程时,写“我”冒充理发师师傅,感觉自己是理发师师傅的骄傲。用“我发现自己有麻烦了”,惊呼“坏了”。
体现了“我”的内心焦虑;用“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型”来表达“我”的强装镇定,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我”的顽皮孩子形象。文中对事物的描述也很生动,比如,
“舅舅的睡衣像个熊皮”,“一眼望去,整个脑袋都是坑坑洼洼的,耳朵仔细一剪,却像梯田一样”,形象地描述了我剪头发时行动的随意性和不良后果。
教学目标1。认识“刮毛”“抱”等10个新单词。2.我会写“表、胆”等13个字,还会写“师傅、表哥”等其他字。
教学重点1。认识“刮毛”“抱”等10个新单词。2.能写“表、胆”等13个字和“师傅、表哥”等字样。
教学难点
会写“表、胆”等13个字,会写“大师、表弟”个词语。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理发吗?在你理发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今天,我们来见识一位“剃头大师”,看看他是怎么给别人理发的。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新课,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作者简介
三、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要求: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读准
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
师:大家认识这些词语宝宝吗?请同学来读一读吧。(教师相机指导读音)
3.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胆、理、仇、付、倍、泡、件
半包围结构:差
上下结构:表、夺、骂、虽
独体字:鬼
4.识字方法。
加一加:王+里=理
口+虫=虽
5.字理识字:仇
形声字。深切的怨恨的意思。
6.易错字。
表竖和撇不要写成一笔
巧记:
小小骏马不停蹄,
日日夜夜不休息,
蹄声哒哒似战鼓,
提醒人们争朝夕。
(钟表)
夺“大”的撇、捺要舒展。
巧记:大下有一寸。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本课的新字新词。
四、指导书写
播放生字。。指导学生书写。
五、识字游戏——走迷宫
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看看本课的生字大家是不是都掌握了。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小游戏,既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趣味性。
六、词语解释
1.推剪:一种理发剪。
2.冤家:一般指仇人,或者死对头的意思。这里指老剃头师傅是小沙的“对头”。
七、整体感知
1.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小沙怕剃头;
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2“害人精”指的是谁?“剃头大师”指的是谁?
害人精老剃头师傅
剃头大师我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全文,了解全文主要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八、课堂演练
(一)看拼音,写汉字。
bio d dn xio u
( ) ( )
l f du mn r to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木尺一( )剃头大师
一( )头发一( )剃刀
一( )熊皮一( )电灯泡
(三)连一连。
监督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冤家新颖符合时势潮流。
发誓察看并加以管理。
耿耿于怀一般指仇人,或者死对头的意思。
时髦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九、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生字词,了解了课文主要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我”是如何给表弟剃头的?又发生了什么趣事?下节课我们再一探究竟吧。
十、布置作业
1.所有田字格生字工工整整写4遍。
2.继续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老师这有几组词语,看大家会不会读。(幻灯出示)
1.请同学们开火车读词语。
大师表弟胆小
理发害人精仇人
央求睡衣清除
2.请根据这三组词语,复述一下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衔接了本节课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 互动课堂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我”的表弟小沙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说一说。(1)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2)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
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开篇直接点明表弟小沙的性格特点,为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2.请朗读课文46自然段,说说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课后第一题)(1)剃头老师傅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
老师傅的剃刀非常传统。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
老师傅的工具不太好使,而且技术好像也不能让人满意。(2)小沙的感受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咬住一绺头发不放吃尽苦头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
痒得小沙哧哧笑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老剃头师傅是害人精!(3)“我”
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自我感觉良好。
我才是剃头大师!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文本中发现“我”与剃头老师傅剃头过程的不同。在比较中体会“我”的得意,自认为是“剃头大师”。三、 课堂小结虽然“我”不是剃头大师,但我对自己的技术还是相当满意的,
那我给小沙剃头,小沙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下节课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童年的故事多么有趣,那些孩子气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和幸福。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四、 布置作业继续预习课文,猜测故事后面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五、板书设计
19剃头大师
老剃头师傅小沙我
工具不好使跟受刑一样非常满意
技术不满意
第三课时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的故事还没有讲完,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这位“剃头大师”,看看故事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 新知讲解
1.师:我要开始给小沙剃头了,我的心理变化是什么样的呢?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说明“我”的理发技术非常糟糕。
“我”的心理变化是由得意到紧张。
2.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课后第二题)
“……又怕再去理发店受折磨,就央求我替他剪头发……
“嗬!”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因为“我”理发非常流畅,不痛不痒,而且没有伤到耳朵,这就比老剃头师傅强多了。小沙对发型是否漂亮并不太在意,所以“我”才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3.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课后第二题)
表面上:在小沙的嘴里,“害人精”是剃头的师傅,因为小沙害怕理发,他们给他理发,弄疼他,让他很不舒服。
“剃头大师”是“我”对自己的称呼,以为自己能理发,特像“剃头大师”的架势。
实际上:老剃头师傅能让不爱理发的小沙有个一很好的发型,是“剃头大师”,“我”不会理发,乱剪,才是“害人精”。
3.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题目?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大师:学业或技艺上造诣极高的人。“剃头大师”其实是一种调侃,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能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
三、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沙怕剃头,刚开始是老剃头师傅给他剃头,由于推剪老、眼神差,所以小沙吃尽了苦头,后来写“我”给他剃头,结果小沙像见了鬼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概括,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理解,加深学生体会。
四、课堂演练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执( ) 否( ) 形( ) 摸( )
丸( ) 歪( ) 刑( ) 漠( )
(二)读一读,用画横线的字造句。
我剪掉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小结虽然“我”不是剃头大师,还闯了祸,但是这件事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童年的故事多么有趣,那些孩子气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快乐和幸福啊!
六、布置作业
回忆自己童年有趣的事情,把它记录下来。